(1)科学方法论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方法论。

在人类认知的历史上,科学方法论一直存在于三个不同的领域,表现为三种形式,即哲学、逻辑、专业或个体科学方法论(分别是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论)。长期以来,除了哲学和逻辑学,没有一门独立的科学方法论学科适用于所有科学。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形成这样一门学科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这也为这门学科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首先,现代科学技术深刻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从根本上为各种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渗透、移植、结合和整合提供了客观基础。

其次,现代科学日益强烈的渗透、移植、整合和整合趋势孕育并提出了建立统一科学方法论的现实要求。

第三,数学方法的发展和普及以及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等交叉学科的出现和发展,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方法论上逐渐相互渗透,趋于统一。

(2)科学方法论是一门思维科学。

首先,科学方法论研究的大部分问题是大脑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是如何思考的。

其次,科学方法论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属于如何利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来改变和观察对象,以及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如何进行感性的物质活动。

第三,虽然不同层次的科学方法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不同的表现,但就其认知功能而言,它们都是解决思维方式或方法问题的途径,都是解决研究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科学方法论是一项认知工程。

首先,在认知理论和认知实践之间有某种工程技术或系统工程作为两者之间的中介和桥梁。科学方法论是解决从认知理论向认知实践过渡中的“工程”和“技术”问题,使认知活动和研究活动得以实现和开展。

其次,科学方法论将科学研究的诸要素描述为其对象、分析对象、研究对象、解决这类问题所需的研究方法的总和,并形成了研究者在解决这类问题过程中的活动顺序的概念。根据系统工程的观点,这也是一种工程技术,一种软工程,一种软技术。

第三,思维科学的发展在人工智能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科学方法论对大脑思维方式和方法的研究成果,必然会转化为电子计算机软件的改进和完善,进而促使人们进一步理解和揭示大脑思维活动的规律。毫无疑问,科学方法论也将在开发人类智力潜能的项目中发挥其作用和功能。

简而言之,无论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是人类智能的潜力,科学方法论都是名副其实的认知工程。

摘自清华出版社授权的《科学技术史与方法论》

推荐:一本“透视”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史和方法论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