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英国剑桥大学医学系教授拉温德拉·库马尔·古普塔等人在《柳叶刀艾滋病》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说,接受了带有CCR5基因突变的骨髓移植的“伦敦患者”已经停止服药30个月了,他们的血液中也没有检测到艾滋病毒。研究者认为他们已经被治愈了。这是继“柏林病人”之后,世界上第二个用同样疗法治愈的艾滋病病人。

如果艾滋病毒在30个月内没有被发现,是否可以判断病人已经治愈?两个治愈病人的出现是否意味着这种治疗方案可以在其他艾滋病患者中推广?这是否意味着人类离征服艾滋病不远了?

捐赠者稀少、昂贵且难以全面推广。

“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非常相似。在艾滋病的基础上,两个病人都患有另一种严重的血液肿瘤(“柏林病人”患有急性白血病,“伦敦病人”患有霍奇金淋巴瘤),因此濒临死亡。随后,两人都接受了骨髓干细胞移植,并且捐献者都携带了趋化因子受体5基因突变,这被认为能够有效地阻止艾滋病病毒的入侵,从而一举两得。最后,不仅肿瘤得到了缓解,而且艾滋病也得到了长时间的控制。

“两个病人都被‘治愈’了,也就是说,病人体内的所有病毒都被清除了,包括病毒库。当抗病毒治疗中断时,艾滋病毒感染将不再复发,没有病毒复制的迹象,免疫系统将恢复正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的知名专家郭彩萍在接受《每日科学》采访时表示,他长期从事与艾滋病相关的治疗研究。

由于治愈艾滋病的病例太少,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标准。在早期,参考了对丙型肝炎持续反应的标准。在停止抗病毒治疗24周后,尽管病毒库不能被完全去除,但是它可以被有效地降低到可控水平,并且身体的免疫功能可以被重建以使其足以控制残留的潜伏病毒库。其表现是,即使停止抗病毒治疗,患者仍能检测到艾滋病毒核酸,但血浆艾滋病毒核酸没有反弹。我们称之为“功能疗法”。然而,在后期发现,即使在27个月后,病毒再次反弹,所以定义时间仍然很难确定。

“事实上,在没有治愈方法的情况下,病毒通常在停药后一两个月甚至更早被发现。因此,“伦敦患者”研究小组仍然相对谨慎,直到停药后30天才会宣布治愈,但后续工作仍需要密切监测。”郭彩萍说。

现在两个病人已经被治愈了,这种骨髓移植疗法对全世界3700万感染艾滋病毒的病人来说是普遍的吗?

“这两个病例为艾滋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但客观地说,这种疗法基本上没有普及性和普遍性。原因是这两起案件的成功有太多的必要条件,这是极其偶然的,就像同一个人被闪电击中几次一样。”3月11日,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张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携带CCR5基因突变的人数非常少,骨髓匹配也很困难。

据统计,非相关骨髓匹配的成功率只有1%,甚至更低。此外,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CCR5基因突变率极低,主要在欧洲人群中发现,但不到1%。

另一方面,“骨髓移植技术本身要求很高,必须考虑与排斥反应相关的后续治疗。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难以衡量。即使不考虑各种困难,普通人也无法独自承担费用。”张对说道。

降低基因编辑成本的主流仍然是反病毒

考虑到携带CCR5基因突变的捐赠者很少,张齐林说,基因编辑可能是未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也是降低成本的手段之一。

2019年9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邓宏奎团队、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胡琛团队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吴浩团队合作,通过基因编辑将人类成体造血干细胞的趋化因子受体5基因敲除,初步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在张看来,基因编辑不仅可以解决稀缺供体的担忧,还可以利用艾滋病患者自身的细胞减少甚至消除排斥反应。

需要明确的是,“现阶段,相关基因编辑技术仍处于开发阶段,敲除精度和效率仍需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进一步论证。”张说,另一方面,人工敲除趋化因子受体5基因的方法实际上是向趋化因子受体5基因变异的“自然供体”学习,但它不能完全等同。CCR5基因敲除是否会影响人体其他组织系统或器官,仍需要长期和大规模的观察和论证。

“此外,到目前为止,由于样本量的限制,自然基因突变对两名治愈患者的其他影响仍不清楚。”郭彩萍路。

“简而言之,基因编辑技术和用于艾滋病治疗的骨髓移植项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张说,相比之下,现有的传统治疗方案已经能够较好地控制病情,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没有生命危险,就没有必要尝试这种有许多不确定性的骨髓移植治疗方案。

郭彩萍介绍说,传统的艾滋病治疗方案主要是基于抗病毒联合治疗,大多数患者每天只需要服用一次药物。目前,我国大多数人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其次,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型抗病毒药物被纳入医疗保险,除了免费药物外,患者还可以选择医疗保险目录中的药物。自费的费用大约是每月100-200元。即使所有的病人都自费,费用也是每月1000-2000元。与天价骨髓移植疗法相比,抗病毒疗法更普遍、更安全、更有效。

张表示,目前仍有像卡介苗这样的免疫疗法不断取得进展。今后,辅助抗病毒药物将应用于临床实践,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免疫系统,提高生活质量。

——原标题:随着第二个治愈病人的出现,人类战胜艾滋病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