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52年,李时珍开始写《本草纲目》,历时27年。1578年,已经过了60岁的李时珍对已完成的作品又做了三次修改并最终定稿。定稿后,在儿子的陪同下,他先去了黄州首府,然后去了武昌和南昌的政府机关。他们都找不到愿意接受碑文的商人。当时,黄州和武昌的官员不仅拒绝向付梓捐款,还就《本草纲目》中的反神仙道教内容侮辱李时珍,威胁要打李时珍父子。

湖北周琦李时珍纪念馆李时珍塑像(网络图)

尽管《本草纲目》的出版遇到了困难,但它还是被广泛复制。一些有识之士提醒李时珍,“即使是最好的书,没有著名作家的认可和政府的支持,书商也不怕冒冒失失。如果当时的文坛巨擘王士祯能受邀作序,《本草纲目》就能吸引政府和公众的注意,顺利出版。多么令人警醒的电话啊!

明代文坛“后七子”之一的王士禛,在《明史·王士禛传》中被描述为:“天资最高,地气最盛,声美盖海。当时,士大夫和山民别无选择,只能跑到门下。这部电影表扬了奖励,音响价格突然上涨”。如果你能从他那里得到几句赞扬,你就能使人的价值翻倍。如果一本书有他的序言,那么出版商肯定会蜂拥而至。洛阳纸目前很贵。

1580年9月,李时珍从南京沿长江来到江苏省太仓市唐智,拜见王时珍,向国王表达了“愿求一言,永垂不朽”的意思。然而,此时的王士禛对陶驯化的魔力十分着迷,尤其厌恶李士禛对《本草纲目》中其他学者的批驳。

王世贞肖像(网络地图)

李时珍劝王时珍不要迷信,以免伤害他的身体。王世贞不但不听劝告,还和李世贞发生了争执。当李时珍看到自己找不到王时珍写的序言时,心情沉重,觉得题字很渺茫。他开始在南京行医。由于李时珍高超的医术,他很快在金陵成名。

1589年,王世贞被任命为南京刑事部长。王士禛上任后,听到政府内外对李士禛求序的频繁议论,发现了一些人民抄的《本草纲目》,并认真研读。他深深地感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说的,的确是“帝王秘籍,臣民之宝”。所以委托人要求李时珍善待自己。

1590年,李时珍再次拜访王时珍。他不仅治愈了王士祯因迷恋魔法而引发的疾病,还感动了文学巨匠王士祯。王士祯欣然为《本草纲目》作序,说《本草纲目》是“全面而不复杂,详细而必要,全面而核心,直视深海,真实的本质和原理,调查研究的一般标准”。此时,距离李时珍第一次向王时珍索要订单已经整整10年了。

由于王士祯对《本草纲目》的推崇,金陵书商胡呈龙决定出版此书。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医学杰作终于被雕刻出来,但李时珍在印刷前夕去世。

《本草纲目》插图(网络图)

1596年,《本草纲目》在南京正式出版,被称为“金陵书”。同年11月,李时珍的儿子李健源向宗申皇帝赠送了这件不朽的作品和他父亲留下的纪念碑。宗申批准了“书在桌上,礼部知道值得一提”的圣旨,《本草纲目》的流通不再受阻。

《金陵版》是《本草纲目》完成后的第一版。这主要反映了李时珍的初衷。插图也是李时珍和他的儿子画的。然而,由于原始的刚性质量不高,字体经常失真,印刷后不久字迹就开始模糊。几年后,它被世界上罕见的其他版本所取代。现存的《金陵书》已成为一件稀世珍宝,分别藏于博物馆和私人藏家手中。

(原标题《金陵四百年风雨传奇》被蝌蚪君转载时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