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同心协力,他们的利润将被切断。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世界形势”、“国家体制”和“科技自身规律”三大逻辑的相互作用下,集中精力解决重大问题已成为中国国家治理的一大优势和中国克服困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法宝。我国从国家层面组织协调各领域科技发展,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实现“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模式和组织体系。

资料来源:Neto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解决重大问题。这是我们实现事业的重要法宝。过去,我们依靠这一法宝实现重大科技突破。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也依靠这一法宝来推动科技创新,形成集中力量解决重大问题的新机制。

70年来,从青蒿素抗疟药物的发现、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到药物的自主创新,从“两弹一星”到“嫦娥一号”探月,从三峡工程到青藏铁路,从工业骨架的全面建设到高速铁路大动脉的不断延伸,都显示出专注重大事件的制度优势。

专注于重大问题并不意味着采取群策群力的策略,而是快速行动并以数量取胜。相反,它是为了“在前沿使用优质钢材”。它真正根据国家发展需要设定目标,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整合社会资源,规划、动员和组织优势力量,克服关键技术瓶颈,强调重要性、前沿性和基础性,形成促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实现效率和效益最大化。

集中精力解决重大问题不是让政府做所有的工作,而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大力开展协同创新。我们要着眼于国家的战略需要,同时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它不仅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国家科技基础薄弱、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也具有重要意义。聚焦重大问题,实现整体与局部、短期与长期发展,形成合力,有效整合战略主导产业、尖端科技、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资源,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引领整体快速发展。例如,中国实施了重大的国家科技项目。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整合,在一定时限内完成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项目,推动重点领域科技发展。随着专项的实施和许多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中国迅速涌现出一批接近甚至超过世界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

资料来源:Neto

2019年2月,总书记在会见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研究测试人员代表时,再次强调“嫦娥四号”任务的圆满完成是“探索建立新的国家体制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探索新的国家科学技术体系,应从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出发,解决学科刚性分工问题,实现跨学科、融合研究。要平衡“利益驱动”和“需求驱动”的关系,优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的创新链。打破不同科技体系之间、不同科技项目之间、科技与产业之间的各种壁垒;通过顶层系统设计,加强目标凝聚,实现各种创新要素的有效组织,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形势紧迫,挑战紧迫,任务紧迫。探索建立新的国家科技体系,需要我们敢于尝试,多管齐下,尽快找到一批可以复制推广的成功模式。我们要继续发挥集中力量解决重大问题的制度优势,积累丰富的关键核心技术资源,推动中国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

——原标题:聚焦重大事件实现跨越式发展——新中国70年科技发展经验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