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迫切需要加强人类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增加资源保障平台建设的稳定投入和合理布局。例如,加快临床应用级人类遗传资源生物库的标准化建设和资质评估,使各类人类细胞和制剂尽快、安全、经济地应用于精密医学。”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病理科主任卞秀武在长沙召开的“低温生物学与生物样本活体库国际研讨会”上发出呼吁。

中国科学院卞秀武院士

所谓生物样品活体库是指储存在生物库中的样品,可以回收并制成临床安全的产品,如干细胞库和在干细胞库支持下获得的干细胞制剂。中南大学生物科学学院院长黄表示,普通生物库(即传统生物样本库)可以通过福尔马林等固定液体储存常温样本,也可以通过深低温冰箱和液氮冷冻储存新鲜组织和液体。然而,这些保存技术不能保存细胞或细胞因子(如免疫因子)。换句话说,常规样本可用于研究目的,但不能用于临床疾病治疗。然而,新一代生物样品“活库”可以通过技术和以干细胞为代表的各种细胞和细胞制剂来保持细胞活性。因此,业界已达成共识,共同增加和加快建设一个标准化的“生物样本活库”。

车间场地

事实上,在“健康中国2030”计划下,“十三五”期间,中国加大了对人类遗传资源库建设和大规模队列研究的投入,初步建立了人类遗传资源收集、保存和共享的标准和规范,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然而,“生活银行”的建设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专家呼吁国家增加对传统生物样本库的投资,更加稳定地支持建设高质量和适用的人类遗传资源“活库”,如干细胞库和免疫细胞库,以应对第14-5期对精密医学、个体化医学和转化医学的迫切需求。

中国科学院徐涛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徐涛表示,活体生物样本库是未来新一代生物样本库的发展趋势。它的建设不仅极具前瞻性,而且是精密医学和重要基础医学研究不断发展后的“迫切需要”。此外,中国的人类遗传资源具有杂病、人口多、多民族的特点。掌握生物样本的“活库”资源,主要包括人类生殖细胞、干细胞、人体体重编程细胞和免疫细胞,将成为缓解患者痛苦、恢复健康的“金钥匙”和“长寿秘诀”。然而,随着低温生物技术的出现,如细胞条件性重编程、诱导多能干细胞、器官样3D培养、PDX等。生物活体样本库的建设也为其实现提供了技术现实基础。

“我们正在尽最大努力建立一个国际交流平台。在严格的伦理审批和行政许可下,我们正在努力探索保护和利用人类遗传资源的最佳途径。我们正在寻找能够为中国生物样本库和新一代活体生物样本库的建设提供标准化、可复制性和易于推广的经验和模式。”黄对说道。

——原标题:专家呼吁加强生物样本活体库建设,促进人类遗传资源的临床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