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2日,一场盛大的葬礼在波兰的弗兰伯格大教堂举行。神职人员洒圣水,抬棺者抬棺,穿过红砖教堂,并将遗体埋在教堂墓地。

黑色花岗岩墓碑上装饰着太阳系天体图,即围绕金色太阳运行的六颗行星。

在仪式上,牧师亚采克·杰济尔斯基说:“今天的葬礼是象征性的,展示了科学和信仰之间的和解。”

哥白尼再世(网络地图)

他们埋葬了世界著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他完成了巨著《天体运行论》。在他的一生中,他受到了宗教人士的不公平待遇,并在死后被匆忙埋葬。他死后五百年,他终于获得了宗教应有的尊重。

1473年2月19日,米柯拉杰·科珀尼克出生在波兰维斯瓦河畔托伦市的一个富裕家庭。18岁时,他在波兰旧首都克拉科夫大学学习,在学习医学的同时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

1496年,23岁的哥白尼来到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在博洛尼亚和帕多瓦大学学习法律、医学和神学。博洛尼亚大学的天文学家德·诺瓦拉对哥白尼有很大的影响,哥白尼在那里学习了天文观测技术和希腊天文理论。

他在40岁时提出了“日心说”。他后来在费拉拉大学获得了宗教法学博士学位。作为一名医生,哥白尼因其卓越的技能被誉为“奇迹医生”。哥白尼成年后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弗劳恩-恩格尔大教堂当牧师。哥白尼不是专业天文学家。他著名的杰作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

哥白尼的日心说纪念金币(网络图)

在意大利逗留期间,哥白尼开始熟悉希腊哲学家阿里什特斯的理论,并确信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旋转的“日心说”是正确的。大约40岁时,他开始在他的朋友中分发一份简短的手稿,对他自己关于太阳中心论的观点进行了初步解释。经过8年的观察和计算,哥白尼终于完成了他的巨著《天体运行论》。

他在《地球的革命》中观察和计算的数值的准确性是惊人的。例如,他得到了恒星年的365天6小时9分40秒,比当前的精确值多了30秒,误差只有百万分之一。他得到的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30倍,与目前的60.27倍相比,误差只有5/10000。

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发表了一系列演讲,提出了他的理论的要点,这并没有遭到教皇的反对。但是他害怕教会会反对,甚至在他的书完成后,他仍然来不及出版。直到他接近70岁时,他才最终决定出版它。1543年5月24日,奄奄一息的哥白尼临终时,从纽伦堡的出版商那里只收到了一本《天体运行论》的样本。他只碰了书的封面就死了!

哥白尼之死(网络图)

在书中,他正确地讨论了地球绕其轴的旋转。月球绕地球运行。地球和所有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旋转的事实。然而,他也像他的前辈一样严重低估了太阳系的大小。他认为恒星的轨道是一系列同心圆,这当然是错误的。他理论中的数学运算非常复杂而且不准确。然而,他的书立即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并促使其他一些天文学家对行星运动进行更精确的观测。其中最著名的是丹麦伟大的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开普勒最终根据第谷积累的观测数据推导出了恒星运动的正确定律。

尽管亚里士多德比哥白尼早1700多年提出了日心说,但哥白尼实际上获得了如此高的声誉。阿里斯蒂德斯只是凭灵感作出猜测,没有详细讨论,所以他的理论在科学上是无用的。哥白尼逐一解决了猜想中的数学问题,并把它变成了一个有用的科学理论——一个可以用来做预测的理论。通过检查天体的观测结果,并将其与地球是宇宙中心的旧理论进行比较,你会发现它的重大意义。

《天体运行论》(网络图)中文版

哥白尼的书是伽利略和开普勒工作不可或缺的前奏。他们成为牛顿的主要前辈。正是两者的发现使牛顿能够确定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天体运行论》是当代天文学的起点——当然也是现代科学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