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应该造福于人民。医学是一门科学。在“惠民”的意义上,它的特点更为鲜明,因为它是一门直接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学科。医学和其他科学学科一样,需要努力学习才能掌握。人们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掌握每一门科学。因此,大众乃至其他专业科技人员有必要普及医学知识。

如今,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们的预期寿命延长,疾病谱发生变化,大量慢性和退行性疾病已经成为人们健康的主要威胁。这种疾病不同于过去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和营养不良病。它不能通过一种药物或一次手术治愈。病人经常需要在医疗护理下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因此,患者及其家属有必要了解疾病的病因、疾病的发展和预后、治疗对策和护理方法,以便患者能够听从医生的建议,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当然,为了预防这种疾病,预防应该优先考虑。要预防这类疾病,预防传染病并不像“接种疫苗”那么简单。预防的方法完全取决于人们实践健康的生活行为。因此,与以前的疾病相比,今天的疾病实际上需要向公众普及更多的医学知识。

由于公众的需求、政府的倡导以及医疗卫生界和媒体同仁的努力,中国的医学科普工作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至少在数量上没有落后于其他国家,并且为促进公共卫生做出了很大贡献。当然,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医学科普可能需要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努力。例如,饮食应该清淡,一般认为不要太油腻。一般来说,与食物问题相关的大众健康科学只谈论控制脂肪摄入,而较少谈论盐的控制。他们中的一些人只谈论应该少吃盐的食物,这使公众理解食物应该是新鲜的,而不是直接针对我们的人民摄入过多盐的问题。然而,盐的过量摄入与我国高血压和胃病的高发密切相关,不容忽视。另一个例子是当谈到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时,传统的宣传出发点是说吸烟会导致肺癌。吸烟的人如果听得太多,就不会把它看得太重。事实上,吸烟也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吸烟导致“陈旧性慢性支气管炎”(陈旧性慢性支气管炎)和由“陈旧性慢性支气管炎”进展引起的肺气肿和肺心病,统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持续吸烟更加不可避免。因此,这一点应该在烟草控制的流行医学中得到强调。

医学科普工作的源泉是科普创作。为了支持中国庞大的医学科普活动,自然需要大量的作品。在我们国家应该有大量的流行医学著作,据估计是所有科学中最好的。但是,在这方面也有一些“短板”,即原创性、高层次、不太受群众喜爱。

就“爱听”一词而言:医学内容原本晦涩难懂,但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医学知识的普及和大众医学作者的努力,这一难题已显示出逐渐消失的迹象。然而,大多数读者阅读流行医学著作仅仅是因为他们自己对疾病的医学需求,或者是因为他们希望得到一些保健方法。例如,当发现前列腺肥大时,患有“坏肝”的人愿意阅读“慢性肝炎100个问题”和“你对前列腺疾病了解多少”;只有到了中年,人们才会想到阅读诸如“补肾秘笈”之类的文章。这是因为大多数流行的医学作品,即使很容易理解,仍然很无聊。如果没有必要,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条件下,谁愿意花大量时间阅读它们?这就像一些电影和电视作品“鼓掌但不赢”。患有这种疾病的人会拍手叫好,而没有患病的人不会主动去寻找它。因此,一些谈论疾病预防和劝诫人们改善生活行为的流行医学书籍自然很少。这涉及到大众医学作品的兴趣。医学内容涉及人类疾病和健康,很难让它变得有趣。事实上,这个问题在大众医学的创造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20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恩格尔教授提出:“医学应该从简单的生物模型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型。”也就是说,医学为人类服务。人类不仅是有机体,而且还有心理活动。人类的疾病和健康也与他们生活的社会状态有关。因此,医学应该充分重视它们。不幸的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是一个生物技术大发展的时代。尽管恩格尔的理论没有受到质疑,但生物模型医学仍然占据了全部话语权。然而,近年来,医学教育中出现了“叙事医学”的提法。叙事医学是指具有叙事能力和对叙事场景理解的医疗实践活动。医务人员对叙事场景的理解是医务人员倾听、理解和回应故事的能力,对于促进医患沟通、促进患者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医学教育要求学生将他们所学的医学知识融入到具体的病人身上,讲述他们患病后的痛苦、治愈后的快乐、患病后社会角色的变化等。事实上,生病的是人,是出生、衰老、疾病和死亡的问题。人有世俗的欲望,事物有喜怒哀乐。既然医学应该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医学应该教育学生把生物医学知识放在病人的心理和社会背景中,以便使它更接近活着的人的“现实世界”。这样培养出来的医生将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医生。

几乎所有的科幻作品都是以小说的形式发展起来的。虽然科幻小说的内容是基于现代科技的想象力的释放,但它可能是吸引读者的情节。普通读者阅读科幻小说的初衷不一定是为了理解科学知识,因为读者知道科学知识是不真实的,阅读只是被曲折的情节所吸引,当然,阅读也增加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因为幻想是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由于科幻小说可以将一些科学知识升华为虚构的故事情节,医学事件最初发生在人类身上。病人(有时是医生)是这一事件的主要人物。疾病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死亡绝对是一场悲剧。治愈自然是一部喜剧。病人会有快乐和悲伤,家庭会有分离和团聚。例如,疾病使人们失去晋升的机会,当疾病被治愈时,他们获得了爱。事实上,医学包含极其丰富的情节。只是在过去,医学同事受到传统生物学和医学教育的影响,只看到细菌、病毒和癌细胞自然就失去了情节。

在医学教育中提倡叙事医学,就是将医学回归“现实世界”,让未来的医生能够更好地体验病人的痛苦,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叙事医学中涉及的人物、事件和场景正是小说创作的要素。医学的内容可以写成小说,通俗医学可以写成小说,在小说中可以植入枯燥的医学知识,从而使冰冷的医学知识可以被小说主人公的体温所温暖。小说情节的跌宕起伏可以活跃单调的医学知识。让枯燥的医学知识变成新奇有趣的故事。

事实上,在流行的医学著作中,一些作者近年来已经注意到这一点。比如,他们会写:“王老伯最近腰痛,所以他去看了骨科医生。医生给他拍了x光片,并告诉王老伯他有椎间盘突出症”。然后是椎间盘突出的原因:一,二,三,四...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a,b,c,d...谈论。王老伯这个角色确实存在,但不幸的是王老伯很快就离开了现场。当然,它不会吸引读者的兴趣,除非读者患有腰痛。

近年来,我试图用小说的形式表达医学原理,普及健康知识。继2014年出版医学短篇小说集《财政局长范德的痔疮》之后,2016年又出版了25万字的医学纪实小说《启东黄兴家医生》。它将乙肝相关疾病的知识嵌入黄家族百年兴衰之中。希望读者在了解清末以来中国南方农村人们生活的一个方面的同时,也能学到一系列有关肝病的医学科学知识。据说出版后读者反应相当好。因此,另一部2018年医学短篇小说集《保护科长免受疾病侵害》已经在出版过程中。

将叙事医学应用于医学科普创作,是医学人文科学与医学科普创作的融合。以小说的形式写医学科普几乎没有什么经验可借鉴,对我来说只是一种尝试。然而,我认为,既然科幻小说能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发展科学思维,那么科学的“纪实”小说应该更有可能。在这一点上,我希望得到科普专家的指导,我也希望医学科普同仁们探索叙事科普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