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和社会财富正在迅速聚集。破坏性地震的现实和潜在威胁不仅严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严重影响国家公共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7月28日访问唐山时强调,要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这无疑对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

毫无疑问,树立和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可以使人们在灾害发生时更加冷静、自信,减少盲目和慌乱,采取理性、冷静、务实、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和影响。关键在于地震科普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自2006年以来,中国地震局和地方各级地震部门一直把地震科学普及放在重要位置。不要忘记你的主动精神,牢记使命,一直努力进取,在地震科普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这概括如下:

一、地震科普工作的基本情况

2006年以来,中国地震局和地方各级地震部门结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的实施,坚持主动、安全、科学、有效的原则,不断规范和加强地震科普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公众防震减灾综合素质,为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1.加强地震科普政策。他们会同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民委、中国科协等部门,先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 《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若干意见》,并签署了《中国科协中国地震局合作框架协议》。 印发了《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社会教育工作业务考核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指南》等规范性文件。提高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的规划将纳入地震事业发展规划,引导全国地震科普工作不断推进。

2.地震科普活动丰富多彩。会同国家民委、全国妇联、中国残联、共青团中央等部委,将“防灾减灾日”、“唐山地震纪念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等重点时段, 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妇女儿童、特殊群体和少数民族的防震减灾工作和科普讲座,继续推进“六步走”普及运动,与农业部联合开展了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提高农民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技能。 组织专家参加“科技培训旅行”等科技教育活动。协助中国科协和中央电视台拍摄“中国青年科学素质大会”。配合邢台、唐山市委、市政府举办“邢台地震50周年”、“唐山地震40周年”等一系列纪念活动。重点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和防震减灾新成果、新技术,进一步增强公民风险意识,增强公民防灾知识。这些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逐年大幅增加。

3.流行的地震科学有广泛的受众。通过开展“平安中国”防灾宣传、“科普中国——百城千校万村”活动、“科普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和“科技列车之旅”等一系列公益活动和专项科普活动,突出重点群体重点领域的薄弱环节,加强分类指导,深化青少年、农民、城市职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地震科学普及, 逐步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内容。 对农村工匠进行地震科普和抗震技术培训,提高全民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地震科普受众显著增加。例如,“安全中国”防灾宣传活动已在141个城市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覆盖,有5000多项活动。长城旅游活动以创新的方式启动,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带到长城沿线6个省的10多个城市。“平安中国”运动因其独特的内容、新颖的形式和贴近群众的特点,受到了中央和地方媒体的关注和支持。仅2016年,“平安中国”就有600多个电视节目,50多个广播专题节目,180多个平面媒体报道,600多篇原创新闻文章,200多个网络新闻报道,80多万条相关新闻搜索,视频网站点击率超过2500万。

4.地震科普产品质量有所提高。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特别故事片,如《小南海之谜》和《不能被震撼的房子》,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他创作了大量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作品,如《莎莎库玛的奇幻寻踪》,丰富了防震减灾科普服务的供给。其中,《防震减灾拍卖歌曲》被列入2016年中国十大科普歌曲。完成蒙、藏、维、壮等10多种语言的科普作品的翻译,并进行推广。推进防震减灾“互联网+”科普教育的实施。地震研究所和地震公共服务等微博和微信公众数字的关注度稳步上升,深受公众喜爱。与中国科协、中国中央电视台合作,完成了“中国青年科学动员、地震”等多项联合科普项目,开创了合作科普的新局面。

5.推广地震科普服务。积极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全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96个,省市级基地397个,科普示范学校5488所。唐山地震纪念馆、汶川地震纪念馆、北川遗址公园等一批防震减灾科普基地已经建成。一些省份还建立了数字地震科普博物馆,为提高全民防震减灾的科学素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地震科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我国地震科普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仍存在不足,如地震科普活动形式单一,地震科普作品内容相对晦涩,地震科普受众仍然较少。上述不足并非与地震科普宣传力度不够、地震科普工作与现实部分脱节、地震科普宣传水平较低无关,但本质上是地震科普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1、地震科学工作内容不足。目前,现有地震科普工作仅包括地震科普作品、活动、科普大厅等“标点”内容,缺乏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内容。此外,现有的地震科普内容是单独公布的,缺乏联系。它未能形成长期有效的“块状”模式。内容相对单薄,效果难以展现。

2.地震科普的覆盖面并不广。长期以来,地震科普工作的对象一直是机关、工矿企业、中小学校等人口密集的单位,而忽视了城市村庄、棚户区等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的地震科普工作,间接造成了地震科普覆盖面窄的不利局面,使得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应急知识良莠不齐。

3.地震科普宣传效果不佳。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应急救援是地震系统的三大业务系统,受到高度重视和支持。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忽视了地震科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甚至对地震科普持否定态度,直接导致地震科普宣传效果不佳,影响了地震科普的进步和发展。

4.地震科普机制创新不强。紧张的地震形势、强烈的公众诉求和严峻的社会形势都迫切要求地震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地震科普工作机制。然而,现有的地震科普工作机制相对滞后,缺乏创新,难以应对公众的质疑和谣言,甚至损害地震系统的公信力和社会地位。

对此,中国地震局和地方各级地震部门要把地震科普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建立地震科普工作长效机制的同时,要根据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需要和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基本要求,广泛开展形式多样、贴近实际、受众广泛的地震科普工作。同时,地震科普工作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整合和发展实力,坚持以各级人民政府为主导力量,与应急、民政、教育和卫生等相关部门充分配合,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组织的主导地位,积极动员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三、地震科学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在建立地震科普长效机制的基础上,中国地震局和地方各级地震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地震科普能力。

1.继续深化合作,构建地震科普格局。以实施《国家科学素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为契机,我们积极与科协、应急管理部等部委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开展“互联网加地震科普”活动,共同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不断加强科普人员建设和地震科普工作的创新与推广。

2.丰富相关工作,建设地震科普基地。贴近群众,联系实际,继续繁荣地震科普作品创作,打造多元化、广泛性的地震科普阵地。继续加快地震科普作品创作,推进地震科普图书视频国家标准版本创作,进一步加强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和示范学校建设,全面提高地震科普水平。

3.加强宣传活动,促进地震科普。聚焦重要时期和重点活动,推进地震科普工作常态化和社会化。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唐山地震纪念日”、“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重点时段组织实施地震科普活动。利用“六步走”和“平安中国”活动开展形式多样、色彩丰富的活动,加强地震科普工作。

4、结合科技,深化地震科普范围。努力把科学技术与地震科普结合起来,增强地震科普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加大地震科普工作的创新力度,扩大和深化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教育机构到全社会各级的地震科普范围,进一步扩大地震科普受众,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防震减灾的综合能力。

总之,地震科学的普及关系到全社会防震减灾能力的提高。中国地震局和各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要认真对待,高度重视。在全面落实地震科普机制的基础上,丰富地震科普活动,增加地震科普工作,创新地震科普形式,有效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作者:高宏彬、朱红旗、赵立新、何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