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文化经典,人们通常会同时想到《四库全书》。

1772年,甘龙皇帝颁布了一项皇家法令,以编纂《四库全书》。为此,皇室在全国收集了各种古籍和记录。来自法院的360多名官员和学者进入编委会组织编纂,全国范围内挑选了3800多名学者进行抄写。因为该系列分为四个经典和历史子集,所以被命名为四个图书馆。因为它包含3500多种古籍和记录,79000卷和36000卷,8亿字,它被称为“完整的书”,因为它的内容涉及中国历代的作品。

1782年,第一份拷贝完成并保存在北京故宫文远馆。然后由于准备观看。1783年,第二本完成,保存在沈阳故宫文素阁,供甘龙返回龙兴时观赏。1784年,第三册完成并保存在圆明园文远馆,方便甘龙度假疗养时阅读。第四本于1785年完成,存放在承德避暑山庄阁,便于在暑假阅读。1787年又复制了三份,诏令存放在镇江金山寺文综阁、扬州天宁寺文汇报阁、杭州阴三寺温岚阁,方便甘龙游览江南。

《四Ku全书》文远葛翻印样本(网络图)

作为一项前所未有的文化工程,《四库全书》蕴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思想、智慧和力量。它的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丰富、最完整的古籍和记录。几乎中国传统文学、历史、哲学、科学、农业和医学的所有学科都能找到它们的起源和血管。因此,可以说《四Ku全书》的编纂和修订在整理和保存中国传统典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数以千计的学者花了十年的时间,用细致的钢笔、整齐一致的字体规格和七本书每人一个人的字体书写,使这一出版史上的庞大体系成为世界上罕见的、无与伦比的珍宝,成为国家正统和文化基础的象征。

民族文化的危害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四库全书》的编辑过程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据报道,在整个编辑过程中收集了12237种古籍和记录。朝廷根据清朝的皇家价值观仔细筛选了这些古籍。所有那些被认为可能对清朝统治有害的东西都将被摧毁。查阅相关的统计数据(包括官方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大约有3000种古籍和记录被销毁,其中有6万册、15万册和70万册,涵盖了历代作品。这不包括在恐怖和形势的压力下被人们毁坏的藏书。在这场文化大灾难中,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大量珍贵史料,如珍本、珍本、秘籍、禁书等,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了,包括明代皇家档案的彻底销毁。由于这个项目是由法院强制收集的,民间保存的古籍和记录几乎全部被捕获。

北京紫禁城的阁(网络地图)

除了破坏之外,对民族文化更有害的是故意篡改古籍和记录,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必须把整本书都包括进去,但对某些章节、观点或文字感到不舒服,他会在抄写时直接删除和改正。因为这本书篇幅太大,没有篡改的痕迹,所以不可能核实到底有多少被篡改了。鲁迅曾就此提出尖锐的批评:“看雍正、甘龙处理中国作品的方法,足以令人惊心动魄。更别说彻底销毁、吸烟、剜除等等,最阴险的事情就是删除古籍的内容。”历史学家吴晗曾哀叹:“清人编《四库全书》,古书亡!”篡改古籍,故意误导人们对民族历史的理解和理解,是一种不可容忍的历史罪过。

基于此,后人常常批评甘龙以弘扬文化为名实施文化限制的做法,以及他实施限制的做法。1757年(四库全书编纂前15年),清政府实施了关闭海关的政策,并于1759年颁布了《防止外国人入境条例》关闭海关的政策正式成为一种制度,甘龙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神圣意图是显而易见的。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评论甘龙编纂《四Ku全书》的真实意图:“通过这个庞大的工程,清政府实际上进行了一次书面检查。它的目标之一是禁止所有批评外国统治者的作品。这是最大的意识形态统一。”

作为一个外来政权,满清王朝对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禁锢和专制统治达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最高点。康乾所谓的百年盛世,正是臭名昭著的文字狱百年流传和百年丧“一马当先”的时代。与历代的文化灾难相比,这一“文化审判”理应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灾难。

《甘龙南方旅游地图》(网络地图)中的甘龙皇帝

甘龙希望通过关闭国家和监禁人民的思想来巩固爱辛哥罗的家庭和世界。他认为自己既聪明又聪明,但事实上他又狭隘又目光短浅。这不仅显示了封建帝王的私利,也显示了甘龙的历史局限性。篡改几个词和烧几本书能阻止人类文明的进步吗?专制皇权和文化禁锢创造的“盛世”无疑是坠入深谷的前奏。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就连宋·的《天工开物》等科技作品也被禁烧。明代“军事器物”详细介绍了各种火器和武器的制造、使用和威力。它用图片和图片来说明,并且直截了当地说“那些最害怕中国的外国人,火器也是”与其他科技作品一起被烧毁,因此中国的后代不知道什么是科技。后果是什么?历史很快给出了答案。仅仅60年后,西方文明强大的船只和枪炮打开了甘龙孙子道光的大门,粉碎了清朝的尊严,使延续了几千年的专制皇权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