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日于河北廊坊举行的“紧凑型核聚变技术研讨会”上,国内知名能源公司新奥集团宣布将在未来十年内开始建造一个小型核聚变实验装置。这是中国第一家宣布发展聚变能源的私营企业。

出席会议的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项目执行中心主任罗德龙对《每日科学》表示,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在开发核聚变反应堆,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的DIII-D装置。也有一些小企业建立了独特的技术设备。中国的东方和国际社会共同建造的ITER实验堆都有中国企业参与制造。然而,这是中国能源公司首次开发核聚变装置,有利于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国家“千年计划”专家、新奥集团执行副总裁、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博士表示,新奥集团在过去10年中一直决心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进行创新,并在煤基低碳能源和全球能源网络方面引领国际社会。小聚变是对无碳能源的颠覆性技术创新,符合能源发展趋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核聚变装置,也被称为“人造小太阳”,可以由海水中取之不尽的氢同位素提供动力。一旦核聚变能被利用,人类将告别能源危机,但目前还无法预测何时核聚变发电厂将被商业化。世界上最大和最著名的实验装置是正在法国建造的ITER。它利用超导体的强磁场来束缚高温核燃料。

Rodlong和朱都表示,新奥正在探索紧凑型聚变装置,这与未来的EAST、和CFETR(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不同。朱表示,新奥聚变装置将由分布式电源供电——不仅发电,还利用释放的热量。

据了解,小型聚变装置有许多技术方向。新奥地利将在大约两年内决定技术路线。朱说,要实现技术突破,然后进行示范工作,需要10年时间,每年要花费数亿元。为了鼓励国内外的年轻人才参与,新奥地利将设立一个小型的融合技术方案竞赛,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和颠覆性的想法。参与者可获得1万至3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最高可达100万元人民币。

“紧凑型聚变技术研讨会”由新奥能源研究所、中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和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