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工作15个小时,每学期教学生30多个小时。这是近80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景康的工作强度。刚刚过去的暑假,她又一次带领科研团队来到海拔2000多米的西宁,在青海民族大学建立了院士工作站...争分夺秒地“为国家做实事”,这是王景康多年来的坚持。

王景康(中国教育报)

在天津大学校园的西南角,有一座不大的平房。门口的铭牌上写着,这里是享有盛誉的“国家工业结晶技术研究促进中心”——“中国工业结晶”研发中心,也是王景康“中国梦”的起源地。

王景康的研究工作是“结晶”,即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对物质中的原子、离子或分子进行分类,并通过去除杂质将它们从液态或气态转变为纯固态。这就是王力可·景康的生活。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只有他对科学探索的坚持和对国家的热爱依然存在。

从“六五”到“十二五”期间,王景康带领科研团队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和支持项目:突破工业结晶关键技术,自主研发钾肥,助力工农业发展;设计塔式液膜结晶器,获得高纯度对二氯苯,打破国外垄断;提高青霉素纯度,占据60%国际市场;研发靶向治疗药物晶体,给患者带来福音...一系列杰出的科研成果将中国的工业结晶技术推向世界前沿,一个接一个地改写了世界结晶产业格局,赢得了“中国工业结晶之母”的美誉。

1980年,在著名化工专家张元谋的领导下,王景康参与了青海盐湖钾盐生产的系统工程研究。“中国的钾资源非常少,70%的钾肥是进口的。后来经过调查,发现青海盐湖氯化钾含量很高。如果能从中提取钾盐,就能解决工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王景康回忆说,当时虽然没有人员、设备、技术等条件,但大家团结一致,必须自己克服困难。当时,刚从研究生院毕业的王景康和几名化学工程、数学和机械专业的年轻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组成了“教育部系统工程研究室”。该研究室也是国家工业结晶技术研究和促进中心的前身。

原材料从青海运到天津大学,在实验室旁边建了一个中试生产车间。他们既是科学研究人员又是生产工人。经过五年的日以继夜的努力,经过中小规模的试验,这个年轻的科研团队终于开发出了一项自主创新的工业结晶技术,从青海盐湖光卤石中提取出我国稀缺的钾肥,相关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的成功不仅为中国自主建立钾肥产业奠定了基础,也打造了一支强大的国家产业结晶研发团队。

“七五”以来,王景康成为科研带头人。他不仅带领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还保持了"成功产业化试运行"的奇迹。

成功的喜悦背后是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无数日日夜夜的重复测试让她浑身是雪,变得年轻。30多年来,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和共产主义车间度过。在全国100多家工厂,她既是研究员,又是工程师和操作员。她经常在车间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盯着仪表上的数据。跟随王景康到工厂的项目组成员都知道:咸鸭蛋和方便面是王教授最喜欢的传统食谱。有人计算,以王景康为首的研发成果,经过产业转型,每年平均给国家增加产值12.5亿元,利税2.6亿元。王景康说:“看到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这种激动难以形容。”

尽管科研任务繁忙,王景康仍然坚持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向学生传授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思想。她太忙了,所以在周六和周日安排了课程。她设立了“课外班”——第二个班,经常深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科技活动,并亲自为党的积极分子讲授党课。有些人建议她少参加学生组织的活动。她回答说:“当我和年轻人在一起时,我是最好的休息。”

每当一个学生想申请王静康的研究生,她总是非常严肃地告诉他们:“你们将要做的是一个国家项目,非常重要。你必须在科学研究中争分夺秒,严谨求实,为暑假、寒假和其他假期做好准备。”事实上,在她的一言一行下,所有被带出来的学生都可以称之为国家科技人才。然而,在王景康的心中总有一种遗憾——尽管中国的化学工业有许多优势,但它尚未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她与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密歇根大学药物系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合作开展研究,并与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9名世界顶尖专家共同培养博士生。“我将尽全力支持和帮助青年科学家尽快获得诺贝尔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王静康说道。

光明日报(2017年9月15日,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