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4日,日本熊本县熊本发生了一次矩震级为6.2的逆断层地震,震源深度约11公里。两天后,日本熊本县熊本又发生了一次7.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2公里。同一天,厄瓜多尔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造成655人死亡,数千人受伤,2万多人无家可归。

日本熊本地震

同年4月19日,北京房山区发生2.7级地震,四川宜宾发生2.8级地震。4月25日,西藏那曲地区双湖县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约8公里。4月27日,厄瓜多尔加拉加斯港口附近发生里氏5.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55公里。地震威胁到25万饥饿的当地居民。

事实上,早在2016年3月,地球已经开始其振动模式,甚至在8天内发生了4次7级或以上的地震。面对如此高频率的地震,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地震离我们不远。只有充分了解地震,我们才能有效地减少地震对人类生活的危害。那么,面对地震,人类应该如何应对呢?这些地震带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吗?现有技术能帮助我们避免地震吗?

内容提到电影“加州地震”,这是“对地震的科学反应”

地震救援机器人

地震后的72小时是救援的黄金时间。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这段时间,直接决定了救援队能否营救更多的伤员。因此,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一直在寻找震后救援的捷径。

19世纪初,一只圣伯纳德狗从雪山上救出了一个冻僵的小男孩,并把他带回了修道院。在他短暂的14年生命中,41人获救。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搜救犬,巴里。后来,它的遗骸被制成标本,存放在瑞士的圣伯纳德博物馆,供人们参观和欣赏。

今天,聪明的人类不再满足于仅仅依靠搜索和救援犬来营救地震后的伤员。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发明了各种机器人,并为地震救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作为地震多发国家之一,日本已经投入使用各种救援机器人。千叶科技大学发明了一种用于检测人体呼吸状况和体温指数的机器人。它的外观像踏板车。它由踏板、履带、四组车轮、六个电动发动机等组成。除了里面的二氧化碳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还有一个机械臂可以帮助搬动石头,并把食物传给废墟中的伤员。大阪大学著名的救灾机器人研究专家田边由仁开发了一种蛇形机器人,用于搜寻被困人员。它可以钻入崎岖地震废墟的深处,使用顶部的针孔摄像机,并与安装在里面的传感器合作,将图像传送给救援队,帮助他们了解废墟深处的情况。不要低估了“尼龙绳”,它只有8米长,2.5厘米宽,在多次坍塌事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横滨警察局开发的履带式机器人和东京消防局开发的RoboCue救援机器人可以将伤员运送到安全的地方。

一种检测人体呼吸状况和体温指数的机器人

日本的地震救援机器人当然是先进的,但是其他国家在这方面并没有落后。英国华威大学的学生成功开发了一种地震救援机器人,通过使用Kinect测距仪传输三维图像来定位被困人员。考虑到救援人员的能量有限,美国的Vicina机器人公司发明了一种可以替代救援队的人形机器人。它可以用两条腿的两个独立踏板完成一系列人体动作,并通过“膝盖”、“臀部”和“脚”等部位的协调来改变高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仿生学教授也从昆虫世界中获得灵感,发明了一种可以拍照的机器昆虫。它由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废弃部件组装而成,然后用硬纸板包装。这是一种成本非常低的救援机器。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只只有一美元大小的机器昆虫将会在各种救援活动中大放异彩。

机器昆虫

地震可以预测吗?

地震有多可怕?据记载,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发生在1556年的中国中部。那时,大多数人住在用软土雕刻的洞穴里。地震导致洞穴坍塌,83万人丧生。面对如此巨大的灾难,人类真的能无所作为吗?

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政府及时发布了中期地震预报,挽救了无数人和财产。否则,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工业区和冬夜的地震将是一场灾难。然后,1976年5月29日,云南龙陵发生了7.3级地震,8月16日和29日四川松潘和平武发生了2次7.2级地震。然而,与过去100年的实际地震数量相比,准确预测的数量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