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当我们努力播种时,我们发现我们的劳动成果可能并不令人满意。例如,被认为富含谷物的玉米会秃顶,油菜会掉荚,红薯和土豆块会变小。原因是植物缺乏营养磷,但研究人员发现,当土壤中一些细菌如枯草芽孢杆菌的数量很大时,这种现象几乎会消失。原因是什么?

据报道,我国74%的耕地缺磷,土壤中大多数磷元素以不溶性有机磷的形式存在。有机磷包括肌醇磷酸盐、磷脂、磷酸糖、核苷酸、磷蛋白和与土壤中有机物复合的磷酸盐。此外,土壤中的一些矿物质对磷有很强的吸附和固定作用,这也增加了植物吸收和利用磷的难度。

玉米秃

一系列细菌,如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具有特殊的功能。它们能够降解土壤中植物难以吸收利用的有机磷,将其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有效磷,同时产生有益于植物生长的次生代谢产物,从而进一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解磷细菌的作用机制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1)有机酸的代谢产物(细菌通常分泌乳酸、草酸、琥珀酸、柠檬酸、富马酸等。),能通过螯合和溶解释放土壤中不溶性有机磷中的磷,从而被植物有效吸收;

(2)细菌通过呼吸释放的CO2也能降低环境的酸碱度,溶解磷;

(3)细菌可以通过分解植物残体产生腐殖酸和黄腐酸。这两种酸也能与钙和镁血浆螯合,从而释放磷酸盐。它们还能与铁、铝和磷酸盐形成稳定的可溶性复合物,可被植物吸收和利用。

(4)一些溶磷微生物通过分泌植酸酶、核酸酶和磷酸酶等物质来降解磷酸盐等有机磷。

可以看出,一些细菌可以将土壤中植物难以吸收和利用的磷转化为可以吸收和利用的状态。植物中的营养元素磷充足,植物健壮,果实饱满。看来植物真的必须和细菌保持友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