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一只鹦鹉有时会在巢的入口处放置羽毛来引诱其他生物进入巢内。

蚁巢的入口被羽毛包围着。

作者|约书亚·拉普学习

翻译|张哲

掉落在地上的羽毛看起来并不危险,但是巴西热带草原上的虫子在接近它们之前仍然需要三思。新的研究表明,一只鹦鹉有时会在它的巢的入口处放置羽毛来引诱其他生物进入巢中。蚂蚁用诱饵(或陷阱)代替主动狩猎并不常见。

伊纳西奥·戈麦斯是巴西维萨联邦大学的生态学家。他第一次注意到公园和校园蚁巢入口处的羽毛。在此之前,他从未读过任何关于蚂蚁设置陷阱的论文。看到羽毛后,他在文献中找到了两种解释:第一种认为羽毛是用来在干旱地区收集露水的,另一种认为羽毛是诱饵。

为了验证上述解释,戈麦斯进行了相关研究,并作为第一作者在《生态昆虫学》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成果。他和他的同事为蚂蚁准备了湿棉球,但是蚂蚁仍然收集羽毛,这表明羽毛并没有用来收集露水。他们还发现,覆盖羽毛的人工陷阱比没有覆盖羽毛的陷阱能捕获更多的节肢动物。

戈梅斯说,一旦白蚁、蚱蜢或其他种类的蚂蚁落入陷阱,它们就很难再爬出来,因为蚁巢入口处的土壤很软。很快,巢穴的主人就会捕获猎物。

美国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海伦·麦克里里(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称这项研究很好,“非常酷”。“这种陷阱设置非常有趣和有吸引力,”麦克里说。“蚂蚁不离开巢穴就能捕猎是非常罕见的。

戈麦斯想知道为什么猎物一开始会被羽毛吸引。戈麦斯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羽毛的气味和形状。戈麦斯说,“一般来说,土壤中的昆虫很好奇——这就是为什么陷阱是有效的。”科学家也将使用类似的陷阱来捕捉野生样本。

大头菜蚂蚁会独自寻找食物,像其他物种一样一起行动。戈麦斯曾经看到他们把一只大螳螂卸成八块。然而,他说,这些蚂蚁很可能会利用羽毛陷阱作为主动狩猎的辅助手段,在猎物稀少的漫长旱季生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