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做了两组实验。在每组实验中,婴儿只有50毫秒的时间来看图片,因为50毫秒是外部信息到达大脑后被感知的最短时间。

在第一组实验中,为了消除其他面部表情对婴儿判断的干扰,他们将一张只有两只眼睛的图片放在24名婴儿面前,图片中的眼睛只表达两种情绪:恐惧和幸福。结果显示,面对这两只截然不同的眼睛,婴儿大脑对恐惧的反应远比快乐明显。在第二组实验中也发现了同样的发现。科学家们将裸着直接接触眼睛和避免直接接触眼睛的巩膜图片放在22名婴儿面前,得到了类似的发现。

当你感到惊讶或害怕时,你眼睛里的白色区域会相应地变大,而当你高兴时,白色区域会相应地变小。

科学家很久以前就发现了大脑中的一种机制,所以成年人可以通过眼睛下意识地检测信息,但是他们仍然不知道这种能力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研究人类认知和脑科学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萨拉·杰森博士说,实验证明,7个月大的婴儿就能下意识地感受到眼睛里表达的情感。“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婴儿大脑中存在一种快速、高效、可靠的信号检测机制,这可能为未来社会互动的发展奠定基础。”

人类是唯一有巩膜的灵长类动物,如猿。专家认为眼睛的白色区域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交流。女性的眼睛比男性有更多的白色区域,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女性更善于诠释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