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趣味科学网站9月17日报道称,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49000多名年龄在25岁至42岁之间的女性护士,并询问这些女性是否经历过创伤事件,如童年受虐、亲人暴力死亡、堕胎或死产。研究人员随后询问经历过此类事件的女性,她们在经历创伤后是否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些症状可能包括对以前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感到孤独或远离他人。

参与者还被问及是否有过食物成瘾的症状,如暴饮暴食而不感到饥饿,因暴饮暴食而产生的疲劳和疲劳,以及因减少某些食物的消费而产生的身体不适。研究人员认为,只有报告至少3种症状的女性才会对食物上瘾。

根据这项研究,66%经历过创伤事件的受访者报告了至少一种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

研究人员还发现,研究中8%的女性对食物上瘾。然而,这种疾病在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中更为常见:近18%有6-7种症状的女性对食物上瘾,6%一生中没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女性对食物上瘾。

在10岁以下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中,食物成瘾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之间的联系最强。

先前的研究结果表明,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患肥胖症的风险增加,新的研究为这种联系提供了一种解释:研究人员称,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可能会通过饮食来应对心理压力。

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在9月17日的《美国医学协会精神病学杂志》上写道:“我们的结果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肥胖相关的假设一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肥胖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倾向于用食物来治疗创伤后压力症状。

然而,由于该研究没有询问这些女性首次出现食物成瘾症状的时间,因此不清楚是首次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还是食物成瘾。

研究人员表示,如果跟踪人类行为的研究结果与新的结果一致,“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阻断从创伤后应激障碍到肥胖的路径可能需要心理和行为干预,以减少对食物的依赖来应对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