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唐纳天文台的科学家们目前已经观察到了这一真实场景。他们相信他们已经目睹了巨大黑洞撕裂恒星的过程。从模拟图中可以看出,恒星被黑洞的强大引力“压扁”。这项研究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计算机模拟过程是由哈佛大学研究员詹姆斯·纪洛钦完成的。

2009年1月21日,麦当劳ROTSE IIIb望远镜捕捉到一个非常明亮的宇宙闪光事件。科学家原本计划通过望远镜的广角视角扫描大部分天空,以发现超新星爆炸,但突然出现的明亮闪光让科学家们大吃一惊。初步观察表明,这可能像是恒星爆发或伽马射线爆发现象,因此该团队认为这可能是一次超新星事件,并着手寻找超新星的宿主星系,该星系距离我们约30亿光年。

为了进一步确定它的身份,科学家们提议使用紫外波段进行分析,并使用斯威夫特望远镜寻找线索。匈牙利塞格大学的科学家约瑟夫·文科是这篇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他认为在我们发现这个未知的闪光后,我们推测它可能是一颗超新星。当我们用其他方法不断验证它时,我们意识到这个结论可能是错误的。这可能是超大质量黑洞吞噬恒星的场景。来自奥斯汀德克萨斯大学超新星团队的团队成员克雷格·惠勒认为,无线电图像显示了黑洞引力和“压扁”恒星的痕迹。

这颗恒星已经进入黑洞周围的引力控制区,在强大引力的作用下,恒星的一侧被拉长,形成一个线形外观。恒星不会立即落入黑洞,并可能形成一个物质盘,但黑洞注定要吞噬恒星的大部分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