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调查,89.8%的受访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网络流行语。64.2%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网络流行语入侵汉语现象严重,46.0%的受访者担心污染汉语。

在受访者中,45.3%出生于1980年以后,21.9%出生于1990年以后,1.0%出生于2000年以后。

“孟达”和“富有、任性”是受访者最常用的网络流行语。

调查显示,网络语言正在成为年轻人日常生活语言的一部分。89.8%的受访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网络流行语,其中28.2%经常使用。

受访者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网络流行语有:“孟达”(50.8%)、“富有、任性”(40.2%)、“屌丝”(39.7%)、“小鲜肉”(29.0%)、“做与珍惜”(28.3%)、“喝醉”(28.2%)、“不死不死”(26.2%)、“心塞”(23.4%)、“还蛮咒”(20.7%)。

其他流行的网络词汇包括:“时间在哪里?”(19.7%)、“向上的姿势”(19.4%)、“不要因为我不怎么看书而对我撒谎”(19.2%)、“这幅画太漂亮了,我看不下去”(15.3%)、“你的家人知道吗”(14.5%)、“哪个挖掘机技术强”(14.2%)、“强制电网”(13.4%)、“保证不杀你”(13.2%)、“不建”(11.7%)、“只想静静地做一个漂亮的人”(9.3%)、“去屋顶”(9.3%)

90后大学生吴桐喜欢在各种社交平台上闲逛,比如微博和微信。她可以说她对当前的网络流行语了如指掌。无论是平时与人聊天,在社交网络上发布状态和写评论,她都倾向于使用流行的网络词汇。“这些词语可爱、犀利、简洁,使得与同龄人的交流更加自然和谐。甚至有些人认为粗俗的词语使用起来很有趣。人们只是随意使用它,没有恶意,故意回避它,但它让人们觉得不合适。”

张浩天(化名)也是90后的“技术宅男”,他不这么认为。他告诉记者,像“屌丝”和“假装胁迫”这样的网络流行语经常出现在他伴侣的日常对话中。然而,他不会随意对别人使用这些话。如果别人对自己说这些话,他也会感到不舒服。

“丝”是一个肮脏的词吗?39.2%的受访者同意,34.0%不同意

受访者对张怀琼委员提出的“屌丝”、“装腔作势”、“强迫式”是低俗下流的说法有何看法?根据调查,39.2%的受访者表示同意,34.0%不同意,26.7%表示不满意。

中国语言现代化学会语言理论与教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曼华认为,张怀琼委员的批评是合理的。然而,网络中粗俗下流的语言只是网络生活语言的一小部分。虽然网络提供了更快的交流渠道,但这些粗俗的语言并不是网络本身带来的。

“我坚决反对和不喜欢在互联网上使用淫秽语言。但我们必须首先找出什么是,什么不是。”著名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协会副主席李表示,网络上的“屌丝、假装胁迫”等词语取决于具体的使用环境,不能被视为淫秽。“屌丝”可以用来自嘲。仅从语言来看,“假装强迫”比“假装装傻”更深刻。例如,在文学创作中刻画人物时,使用一些看似粗俗的语言,尤其是方言,能更好地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果被“优雅”的文字所取代,它将会削弱甚至失去语言本身的魅力。

50.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仍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中国人的美。

在调查中,64.2%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网络流行语入侵汉语的现象严重。对于这一现象,46.0%的受访者担心会污染中国人,28.5%的受访者认为这有助于中国人的发展,25.4%的受访者认为这没关系。

51.9%的受访者直接建议采取相关措施保护汉语的纯正性。

李说,互联网的出现丰富了现代语言的内涵和形式。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魅力,甚至创造新的语言表达和叙事结构。“一些网络语言非常有才华和创造力,这让人们震惊,也让我们这些老作家和中年作家感到自卑。”总的来说,这种现象是件好事。它不仅促进了中国的发展,也丰富了民族文化。

他直截了当地说,不可能简单地反对中文和网络流行语的发展。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一样,有好有坏。净化是绝对需要的,但没有必要采取行政措施强行干预,而是要信任中国人民的歧视和反抗。除了少数几个感兴趣的方面,没有人会“发扬”粗俗庸俗的语言。

"汉语的纯洁性是一个错误的命题."陈曼华认为,影响中国人纯洁的所谓粗俗下流的言论,只是某些群体的片面选择,不能为全体人民所接受。有两种命运是不能在舞台上真正表达的——要么它们在一段时间后自然消亡,要么它们只会为了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如在网络文学中塑造特殊的人物)而永远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存在。

陈曼华说,我们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来促进语言的发展,但这绝不是人为的行政干预。例如,应及时动员非政府组织和组织的专家,在更大范围内收集、解释和描述网络流行语,以便建立一个能够大规模及时反映语言变化的流行语词典,就像美国的“城市词典”。《纸质汉语词典》虽然有点落后,但规范权威,也应该对网络词汇持更加开放的态度,进一步拓宽网络词汇的选择范围。这些努力将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语言的顺利代谢和稳定发展。它还能使更多的普通人在使用语言时更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及时适应母语的快速发展,甚至对其发展做出或多或少的贡献。

目前公众如何评价他们的中文水平?在调查中,62.6%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中文水平很好,14.4%的受访者认为他们“非常好”。

蝌蚪君确实认为人们的生活和互联网变得越来越不可分割。随着各种智能硬件和软件的不断发展,一切似乎都成了互联网的接口。只有互联网是核心。按照这种发展趋势,严格区分所谓的“网络流行语”是没有意义的。线上和线下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网络本身是生活的一部分。这不是一些句子受欢迎的地方,而是什么是“受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