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可穿戴设备进入了硅谷的主流。苹果、谷歌、微软、英特尔和其他技术巨头都对它非常感兴趣,并投入了大量资金和资源。有了这些东西的输入,难怪业界将可穿戴设备视为“下一个大事件”瑞士信贷预计,该市场在五年内将达到500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表示,可穿戴市场可能达到16万亿美元。

但是对于我们这些真正的用户来说,未来并不像传说中那么美好。目前,人们不想在可穿戴市场提及的一个秘密是,超过三分之一的用户将在6个月内不再使用他们之前购买的设备。显然,价格和缺乏美学设计使它们缺乏持续的吸引力。此外,制造商宣称的“智能设备”一点也不智能。

起初,用户可能会高兴地看到他们每天走了多少步,他们的睡眠模式或心跳。但是一段时间后,这些无意义或有价值的数据对他们来说就什么都不是了。用户想要的不是数据本身,而是具有导向功能的信息。这就是为什么可穿戴设备成为另一个永远不会再用于抽屉的新奇事物。

2015年,可穿戴设备市场将迎来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获得大规模市场应用。在这个关键时刻,更重要的是能让数据更有意义的各种软件和互联网,而不是硬件本身。为了获得成功,可穿戴设备必须提供从信息到建议甚至知识的内容。

想象一个用户需要参加体育比赛。使用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软件可以帮助他更好地理解何时以及如何锻炼,如何改变睡眠节奏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以及他的营养摄入习惯如何影响他的身体表现。此外,想象教练可以通过这个设备控制运动员的疲劳和肌肉力量,从而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状态。

数据带来的可能性是无限的。可穿戴设备只是智能软件的另一个界面,就像历史上的互联网、个人电脑和手机一样。

对中国人来说,养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比购买任何可穿戴设备都重要。或者这正是可穿戴设备打开中国市场的捷径?

(由techcrunch编译的蝌蚪Jun,请注明转载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