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基因组由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染色体的末端被称为端粒,它保护染色体不粘在其他染色体上。端粒越长,染色体活动越长。相反,端粒越短,染色体的活动时间越短,细胞的活动时间越短。你对端粒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帮助人们了解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衰老过程。

在目前的研究中,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试图找出新生儿端粒长度大幅变化的原因。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在生命开始时,长端粒应该比短端粒更有利。

参与这项研究的阿斯加尔·穆罕默德说:“值得注意的是,在人类和动物如此早期的生活中,个体之间已经存在差异。”

研究人员使用了来自瑞典中南部克维斯马伦湖不同个体的30年数据。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找出哪些遗传因素会影响鸟类端粒的长度。幸运的是,通过长期测量,这些新生鸟类的端粒长度可以和它们的父母相比。

结果表明,这些鸟类的端粒长度均受到遗传和非遗传因素的影响。雌性越老分娩,出生的鸟的端粒长度就越长。然而,非遗传因素与女性的关系比男性更密切。例如,雌性可以在卵子形成的早期阶段影响激素和抗体水平。这些因素会影响10天内染色体端粒缩短的速度。

阿斯加尔·穆罕默德指出,大苇莺不同于人类。先前的研究表明,非遗传因素非常重要,人类后代的端粒长度与父亲而不是母亲有关。对人类来说,父亲的年龄决定了孩子染色体端粒的长度。父亲年龄越大,端粒越长。

听起来似乎端粒的长度是注定的,但是研究发现冥想实际上可以改变端粒的长度。

延伸阅读:除了端粒,还有什么迹象表明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