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种程度上,人类历史也是一部与疾病斗争的历史。上个世纪有许多大规模的流行病。1918年西班牙流感病毒导致至少2000万人死亡。目前,变异的流感病毒每年仍能在全球杀死50万人。是时候改变这种状况了。

过去,没有通用疫苗,因为疫苗是针对经常变异的病毒表面的。因此,就像对抗怪物和升级一样,只要病毒再次变异,人类就必须重新开发新的疫苗。但事实上,变异病毒也有相同的部分,即长穗状蛋白血凝素。如果这是目标,通用疫苗很可能被开发出来。

病毒表面覆盖着指甲状的“尖刺”。钉头的尖球经常变化,但钉体的长杆部分不会改变。

2008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特殊的抗体,它对许多病毒的透明质酸具有结合作用,最近的两项研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首先,美国卫生部的疫苗研究中心在无头透明质酸棒上移植了一种纳米颗粒大小的铁蛋白,并将其注射到老鼠和黄鼠狼体内,然后这些老鼠和黄鼠狼感染了H5N1病毒。结果,他们都免疫了。接下来,一批新的老鼠被注射上一批老鼠的抗体。结果,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对禽流感免疫。

与此同时,荷兰莱顿的一家研究机构以类似的方式开发了一种“无头HA”疫苗。这种疫苗产生的抗体大大降低了猴子感染H1N1病毒的几率。

没有参与这两项研究的其他科学家表示,这两项研究对开发通用流感疫苗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疫苗应用于人体进行临床试验还需要很多年。

蝌蚪先生编译自《每日邮报》,转载请向蝌蚪工作人员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