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菲利普·施密特、贝内迪克·格罗和拉斐尔·莱曼用一张新的信息图表回答了这个困扰人们几个世纪的难题:真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吗?

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们试图将这个问题数字化。首先,他们在地图上画出总共10,231,707平方公里的欧洲区域,然后把它们分成486,713个小区域,每个区域都是通往罗马的起点。

之后,他们使用了一个名为GraphHopper的地图导航软件,结合公开街道地图上的道路数据,创建了一个程序来计算从486,713个地区到罗马的最短距离。施密特解释说,大多数路线并不直接通往罗马,例如,在挪威和瑞典:“你会发现,大多数路线都与瑞典东海岸最大的高速公路重合,而不是从南方通往罗马。”

施密特和他的团队绘制了所有的路线,然后综合所有的路线数据,找出哪条路线最繁忙。在地图上,路段越繁忙,它的颜色就越深,在地图上就越明显。

最终绘制的路线图非常漂亮。这条交通稀少的路线蜿蜒穿过各大洲,形成一个高密度的道路网,像蜘蛛网一样密集。靠近意大利利益中心的路线变得越来越密集,越来越直接和重叠。最终的地图看起来像尼尔森·麦克奈尔的“百川”和本弗雷的“白露”项目。它像矢量一样可视化,使大量数据更加生动和具体。

该团队还以同样的方式在美国绘制了一张类似的路线图,因为美国至少有10个城市的名称中有“罗马”这个词。

美国地图是一条繁忙的洲际高速公路,由小型高速公路组成,好像许多小支流汇入一条大河。施密特说:“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的大部分“罗马”位于东部。这些线条使我们想到欧洲殖民者在美利坚合众国建立的殖民地的分布情况。”

基于几乎每个大洲都有以“罗马”命名的城市这一事实,你可以有把握地说,并不是所有的路都通向意大利的罗马。但是如果你仔细想想,所有的路都可以通向一些叫做罗马的城市。这也许不像“条条大路通罗马”那么顺利和富有诗意,但却是真实的。

蝌蚪君编译自《连线》,译者坎蒂,转载时必须注明来自蝌蚪的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