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告诉我们,当油价下跌时,理性的人会把从油价中节省下来的钱存起来,或者用作其他投资。然而,事实上,美国人用这些钱购买越来越贵的石油。

人们似乎对石油有特殊的感情。例如,如果石油和手机价格在同一天下跌,人们会购买更多的石油而不是手机。

更奇怪的是,如果油价下跌,他们会购买更贵的石油。如果以前加了92%的油,现在就可以买到95%的油。

摩根大通最近对其2560万客户进行了一项调查,跟踪他们过去两年在储蓄和信用卡上的消费习惯。2014年,美国人平均在原油上花费了2512美元,相当于总年消费量的4%。你可能认为人们也应该把节省下来的钱的4%花在原油上。然而,调查发现,从油价中节省下来的每一美元,人们在原油上花费了近50%,在膳食上花费了18%,在食品杂货上花费了10%。

从去年到今年,美国的平均油价下降了大约一美元。这是什么概念?以在美国非常受欢迎的丰田凯美瑞为例,去年油价最高时,一罐油要60美元,但现在只需37美元。年底时,人们本可以节省700美元,但他们却花了560美元去购买越来越贵的石油。

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纽约时报》引用了“心理账户”理论。人们会把钱分类,例如,这部分是为了旅行,这部分是为了食物。人们并不认为每一美元都是一样的,而是分成不同的类别。这导致了人们消费中的一些非理性行为。例如,如果一群朋友聚在一起轮流买饮料,每个人都会把他们没花的钱当成“饮料钱”,然后不久,他们肯定会再次把钱花在饮料上,导致他们比平时喝更多的饮料。

回到油价下跌的问题上,你本应该花在原油上的钱已经省下来了,但你仍然认为这是“石油钱”,而且“每当你开车经过一个加油站,看到原油的便宜价格,你就想提醒自己,你的包里还有多余的钱要装满。”摩根大通董事长戴安娜·法雷尔说。

与此同时,你担心油价会上涨,你也会防御性地储存原油。最后,原油对拥有汽车的家庭来说是必需品,所以在做出消费选择时,他们会掉以轻心,认为可以购买更多,但将来肯定会用到。

上述分析解释了人们购买更多石油的原因,而芝加哥大学和布朗大学对6万个家庭原油消费习惯的研究解释了人们购买更贵石油的原因。“人们觉得油价下跌就像他们的实际收入大幅增加一样,因此原油消费将发生巨大变化。”夸张地说,如果油价下跌一美元,你可能会觉得你的工资增加了100美元,然后你认为你可以负担更先进的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