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30日,正在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审议通过,批准将中国宣布的“24个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的年度运动,认识季节、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个时间认知系统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古代中国人把太阳的年运动轨迹分成24等份,每等份是一个“节气”,统称为“24节气”。具体包括:立春、下雨、蛰虫、春分、清明节、谷雨、长夏、小满、芒籽、夏至、夏热、夏热、立秋、夏热、千年、秋分、寒露、初霜、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微寒和严寒。

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1年,九华开春追悼会上,班春全农和石谦表示,春晚被列入了遗产项目的扩大名单。2014年,三门鸡东,庄的第一个霜冻节,苗族的秋吉和安仁的鸡曲分支被列入遗产项目的扩大名单。

“二十四节气”是在中国黄河流域形成的。在观察该地区天文现象、温度、降水和物候的时间序列变化的基础上,它们逐渐被全国各地所采用,并被许多民族所共享,作为农业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时间指南。作为中国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这一遗产项目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文化部外联局国际司司长张玲参加了审查,并在会上发表了感谢辞。她说,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充分体现了中国尊重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同时,它也反映了农业生产和相关仪式以及民间活动的平衡管理,以顺应季节变化。

张玲说:“24个节气不仅增强了相关社区和团体的文化认同,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中国重申致力于与利益相关者一起参与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