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日本16家制药和化学公司最近联合宣布,世界上第一次使用“诱导多能性细胞”可以大量生产血小板——血液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并将很快投入大规模生产。

将来,我们甚至可以直接输血而不需要人类献血。

诱导多能干细胞是诱导的多功能干细胞,通过引入特定基因或特定基因产物(蛋白质)等将其引入体细胞(如皮肤细胞或肝细胞),从而使其成为胚胎干细胞(es细胞),具有分化成各种细胞的多功能分化能力,并可持续增殖和分裂。

这项技术最初是由京都大学山中伸弥教授团队在2006年开发的,他们制造了小鼠成纤维细胞。山中伸弥因这项研究与约翰·格登分享了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研究人员表示,由诱导多能性细胞制成的血小板的成本明显低于献血的成本,后者可通过无菌处理储存约2周,而从献血中获得的血小板不能冷藏,只能储存4天。

与献血相比,这项技术还能防止病毒等病原体的引入。

据报道,日本每年有80万人接受血小板输注,按药品价格计算,市场规模约为700亿日元,而美国的市场规模至少是日本的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