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这不仅让我们吃惊,让我们吃惊,而且经常让我们困惑。”吴曼青院士的话概括了我们目前对人工智能的态度。10日至11日,由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系主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的首届“国际智能与学习峰会论坛”在北京举行。许多国际专家讨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热点和难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曼青在开幕辞中表示:“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中国正积极拥抱这一新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现代世界和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已成为创新的热点,也是科技的方向和创新的动力。”

当谈到当前人工智能的热点和难点时,麻省理工学院前院长埃里克·格里姆森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系统的发展,它将取代许多工作,许多领域也会发生变化。“人工智能的主题涉及面很广,但考虑它对社会的干预是非常重要的,这值得政府和整个社会的关注。”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教授翟·程响反复强调人工智能的安全性,称这是机器学习研究者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他说,“大多数情报来自数据。当数据有毒和被污染时,机器就会做坏事。”他认为“辅助性”是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不可分割的基本范式。

此外,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引起伦理和道德问题,康奈尔大学教授巴特·赛勒曼·彪·史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它可能会表现出许多人类行为,但人类行为不一定是道德的,因此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这些问题,并考虑如何将一些道德原则纳入系统。”

据报道,“国际智力与学习峰会论坛”旨在创建一个在中国具有专业和行业代表性的独一无二的一流论坛。通过邀请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顶尖专家学者以主题演讲和圆桌讨论的形式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努力摒弃浮躁,寻找人工智能的源头,探索人工智能的未来方向。来自顶尖人工智能专家学者、人工智能行业代表和高校代表的约300人出席了论坛。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国际论坛,该论坛将成为中外人工智能领域知识、技术和人才交流的重要窗口。”吴曼青院士表示,论坛的举办将有利于落实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加强与海外国家的融合与合作,吸引国际高端人才,促进数据、需求和市场环境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带动国家竞争力的整体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