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开大学饶院士会同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开展了一项研究,首次破解了结核分枝杆菌能量代谢之谜。这项研究为切断病原菌的能量供应“线”,使其有可能“饿死”以及开发抗耐药结核病的新药奠定了重要基础。研究结果以长篇研究文章的形式在线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

作为世界第一大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作为结核病的致病菌,近年来表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耐药性。目前,结核病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头号传染病。近几十年来,异烟肼、利福平和其他药物组合的长期使用导致了日益严重的菌株耐药性问题。耐多药结核病,甚至极度耐药结核病已经成为结核病治疗领域最大的挑战之一。饶院士团队的工作基于分枝杆菌能量代谢系统呼吸链超复合体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生命中醌氧化和氧还原耦合的新的电子传递机制。同时,通过结构生物学研究,超氧化物歧化酶也首次直接参与呼吸链系统中氧化还原酶超复合物的组装并协同工作。

“人类将能量物质转化为能量分子,身体可以通过呼吸直接利用这些能量分子。健康的细胞可以通过吸收能量继续生长,结核病也是如此。”该论文的合著者、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龚红日说。“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结核杆菌的能量吸收途径不同于健康细胞,因此设计了专门针对结核杆菌能量接收系统的药物分子,使其不能正常工作,达到“饿死”结核杆菌的目的,最终治愈耐多药结核病。”饶院士表示,该研究将为进一步优化抗结核药物和开发抗结核新药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