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期间,龙雪于北京时间1月19日上午10: 47在阿蒙森海的密集冰区航行。由于大雾,她与冰山相撞,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船上的动力设备和通讯导航设备正常运行。

当船装备了雷达来识别障碍物时,为什么会撞到冰山?一位在南极海域有海事经验的船长告诉《每日科学》记者,船载雷达是探测极地航行中障碍物的有效方法,但这种方法也有缺点,如根据反射信号很难区分浮冰和冰山。自然资源部也在简报中提到,“雪龙”号正在阿蒙森海的密集冰区航行。

“阿蒙森海的海域是南极冰架崩解的地方,最强的融化发生在底部,最活跃的崩解发生在前端。”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所长程晓教授告诉记者,从1月13日至20日连续8天的卫星图像显示,该海域有大量浮冰和小冰山混杂在一起。受沿海的片麻岩风影响,浮冰整体向北漂移,这对龙雪的航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比2018年同期卫星图像,程霄发现2018年海域浮冰相对稳定,大部分是大型浮冰。碎浮冰在2019年大幅增加。从气象条件来看,2018年和2019年海域云量变化较大,但2018年气旋条件相对稳定,海冰条件相对稳定,海冰边缘线相对清晰。2019年气旋活动相对较强,导致海冰高度破碎。

与此同时,报告提到冰山被浓雾击中。

极地地区出现浓雾的原因是另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船长说,南极大陆周围常年低压槽区包围了大陆高压区,像一个封闭的生命禁区。气旋经常在低压槽的极地附近移动。与此同时,在极地周围可能会有超过4-5个中等强度的气旋。气旋将把温暖潮湿的空气从西风带带到高纬度冷海域,形成大面积的海雾。当气旋经过或经过低压槽控制的区域时,容易发生大雾(海雾)天气,严重影响航行安全。

根据船长的分析,南纬55度至65度是西风带气旋和环极气旋的活跃区,风大浪大,岸边浮冰和冰山多,航行条件复杂。冰山、浮冰和浓雾加在一起,增加了在浓雾中冰区航行的风险

在这次事故中,“龙雪”号船撞上冰山时的速度是3节(约5.56公里/小时)。这个速度会产生多大的动力也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

船长还说不同的船有不同的巡航速度,一般的经济速度是10-15节。3节的速度比正常人慢,接近破冰速度,也是业内公认的安全速度。不过,他也表示,虽然速度不快,但作为一艘2万吨级的破冰船,“雪龙”号由于惯性会产生很大的冲力,碰撞会对船体造成一定的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