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喜欢早睡早起,而另一些人喜欢晚睡晚起。何时睡觉是由人体的睡眠需求和内部生物钟决定的行为表现。尽管年龄、性别和环境光线等条件都会影响我们的睡眠模式,但总的来说,每个人的昼夜节律偏好更受遗传变异的影响。换句话说,早睡早起或晚睡晚起是一种先天性的倾向。

英国的研究人员通过一项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告诉我们,成为早起者的可能性可能与多达351个基因位点有关。研究人员还用各种统计方法研究了睡眠模式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发现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对心理健康可能有不同的影响。这项研究发表在今天的《自然通讯》在线版上。

尽管过去有几项研究使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来鉴定一些与早/晚发病类型相关的基因位点。然而,相比之下,这项研究的规模是前所未有的:埃克塞特大学医学院的迈克尔·威登博士和他的同事分析了总共近70万人的基因组信息,这与问卷中这些参与者回答的起床时间偏好相关。最后,研究人员发现了300多个过去没有发现的相关基因位点。

为了进一步验证他们的发现,研究人员要求一些参与者使用可穿戴设备来客观测试他们的睡眠。该设备不仅可以记录入睡和醒来的时间,还可以评估睡眠持续时间和睡眠质量,从而不仅消除了自我报告中可能存在的主观偏差,还提供了基因位点和睡眠模式之间的更多信息。因此,研究人员已经证实,这些基因位点会影响一个人何时入睡,而不管睡眠质量和持续时间。在参与者中,平均睡眠时间比早发等位基因最多的5%和早发等位基因最少的5%早25分钟。

▲与早发相关的基因位点与大川县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发育有关,主要表达于视网膜、后脑、下丘脑和垂体(图片来源:参考[1)

俗话说,早睡早起是好事。那么,这些影响我们早起的基因真的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吗?

过去,有一些研究证据表明,昼夜节律的变化与一些代谢和精神疾病有关。一些动物实验还表明,昼夜节律关键基因的突变或基因表达变化可能导致动物肥胖、高血糖和糖尿病。然而,先天性昼夜节律偏好和人类疾病之间有联系吗?如果是的话,因果关系是什么?

研究人员使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来分析与未确定的危险因素(即睡眠模式)相关的遗传变异。这种统计方法可以最小化混淆因果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早睡早起的人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早睡早起的人主观幸福感更强,而患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风险更低。

看到这里,睡得晚、起得晚的人不应该太悲观。分析结果还表明,他们是否早睡早起或晚睡晚起不影响脂肪和瘦(体重指数),与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无关。

此外,作者还指出,这些结果主要是基于参与者的问卷回答,这可能有主观偏见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这些与早晚醒来相关的基因变异是否对疾病的风险有因果关系。

现在的好消息是,不管你是早起的人还是晚起的人,你很快就会有一个可以自然醒来的春节假期。经过一年的努力工作,我祝你假期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