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数学日记篇1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月之繁,无处不用到数学”特别是二一世纪的今天,数学的应用更是无所不在。

今天难得的假期,兴趣班放假,我便拉着老爸老妈去逛街。其实说是逛街,还不如说是帮我买书呢!

老爸老妈也识破了我的心思,便说:“买书可以,但是你要算出书打折后的价钱,怎么样,可以吗?”我爽快的答应了。

第一本要买的是《伊索寓言》,这本书的价钱是10元,但因为是假期,所以打9折,应该乘0。9,可我还没学过怎样用有小数点的数字做乘法,便想用简便的计算。“哦,有了,可以把0。9看作1,那么10x1=10,10分之一是10÷10=1再用10——1=9(元)哈哈,我算出来了!”老爸笑了笑,说:“那如果一本书是20元呢?”对呀,如果不是整数,那不就不好算了吗?于是,我又冥思苦想起来。:“咦,我知道了!”可以把0。9扩大10倍,也就是9,再用9x20=180既然我们算的时候扩大了10倍,那么现在就要缩小10倍也就是180÷10=18(元)

于是,我便满怀信心地说给老爸听,这次,老爸露出了赞扬的笑容!我也得到了我想要的书。

这让我真正明白了华罗庚的那句名言,我想:随着年级的升高,一定要懂得在生活中充分利用课堂中所学的内容,才能进一步提高成绩呀!

四年级数学日记篇2

那天,数学的一个单元学完了,老师就进行了一次测试。

拿到试卷,我先大致浏览了一下,嘿,好简单!我不禁沾沾自喜,立即拿起笔马不停蹄地奋笔疾书起来。“沙沙沙”不到20分钟,我就一口气答完了所有的题目,笔朝桌上一扔,也不检查,就趴在桌上神思起来。想着想着,我好像听到了冯老师那响亮的又略带点喜悦的声音:“徐浩宇100分!”又仿佛看见了我满面春风,伴着同学们们羡慕的目光和掌声走向讲台……我越想越得意,竟控制不住地笑了起来。

真的到了报分的那天,我自信满满地来到学校,走路时甚至连门都嫌小,更别说拿正眼看人了。报分了,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沮丧地下台,看着座位上等待报分的同学们担忧的模样,我又忍不住地漾起笑容。突然一个冷冷的声音传来:“徐浩宇84,要严重批评。”我一下子僵住了。我以为自己听错了,环顾四周,发现全班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我确定了这一现实。我羞得满脸通红,真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我呆呆地站起来 ,呆呆地取回了试卷。

那一次,我哭了,伤心地哭了!

四年级数学日记篇3

通过上个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我发现数学基础部分学得不是很扎实,于是我在暑假里认真学习,努力复习数学基础知识,使我有所改进。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给自己订了一个目标:每天做一张口算和应用题,做完让爸爸审阅。过了没多久,我的计算速度就变快了,让我更有自信了。有时去逛超市,我会注意身边的数字,我真可以说成了“数学迷”。

兴趣班中,老师教我们学奥数,我们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向老师询问。学奥数,使我开拓了思路,学到了解题的捷径。

学数学是件快乐的事情,它使我的大脑转动起来,让我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只要生活中有关于数学的事物,我都会尝试着去完成,所以我认为学数学是一种乐趣。

在许多人眼中,数学是件很难的事,但我认为:只要我们认真、用心地去学习它,那么数学对你来说,一定不是问题。在这个暑假里,我要认真地复习数学,这样我的数学才不会落后。只要认真、细心、仔细地去做任何事情,一定会成功的。

张熠诚

四年级数学日记篇4

星期六那天我们开始搬家,早晨一起来,我们就换上衣服开始搬,开始忙活。

妈妈把我和爸爸叫到厨房,说搬完家晚上吃饺子,还要在饺子上包上硬币、辣椒、花生……吃到硬币,搬家后的一年到头都会起财运的;吃到辣椒,搬到新家后的一年都会精气十足的;吃到花生,搬家后的一年里一定会稳稳当当的……大家都知道这是迷信,但是,大家只图一乐嘛!

到了晚上——"煮饺子喽!"妈妈喊了一声,我以飞快的速度冲进厨房,睁着眼问妈妈:"妈妈你一共煮了多少个饺子呀?"妈妈说:"素馅的有50个,肉馅的占素馅的80%,你说,一共有多少个饺子呀?""50的80%就是40个,40加50就是90个,妈妈一共包了90个饺子。""对了。"妈妈一边煮一边表扬我。

吃完饺子我数了一下,我吃出5个硬币、6个花生;妈妈吃出5个花生、3个、硬币1个辣椒;爸爸吃出了9个硬币、9个花生、3个辣椒。我问妈妈:"妈妈,你知道我吃的饺子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吗?""当然知道了,你吃了11个,共90个,用11除以90,不就是90分之11嘛。"妈妈满怀信心地说。接着我又问爸爸:"你吃的硬币占我的百分之几呀?"爸爸不假思索地说:"我比你多吃4个硬币,用4除以5,不就是80%吗?"看来,我们家的人都还蛮聪明的嘛!

四年级数学日记篇5

以前,我一直认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爷爷和我一起乘坐2路汽车去青少年宫。就在车子快要出发时,1路汽车正好与我们同时出发,此时爷爷看前面的这两辆车,突然笑着对我说:“泽群,爷爷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听好了,如果1路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2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辆车至少要经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稍停片刻,我说:“爷爷,你出的这道题还缺一个条件:1路车和2路车的起点是在同一个地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四年级数学日记篇6

一做完作业,妈妈便走了过来,对我说:和你玩个游戏吧!”

妈妈拿来一块圆纸板,纸板被平均分成24个格,格内分别写着1—24个数。指针转到单数格或双数格,都要加上下一个数。

一连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赢不了妈妈,“为什么总是单数呢?”我绞尽脑汁地想呀想,终于让我想起了老师曾经讲过的公式:奇数+偶数=奇数。这下我可明白了,妈妈就是利用这个规律获胜的。

在数学的世界里,有着许多奇妙的规律,只要我们学好数学、善用数学,它,就是无处不在的!

四年级数学日记篇7

一做完作业,妈妈便走了过来,对我说:和你玩个游戏吧!”

妈妈拿来一块圆纸板,纸板被平均分成24个格,格内分别写着1—24个数。指针转到单数格或双数格,都要加上下一个数。

一连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赢不了妈妈,“为什么总是单数呢?”我绞尽脑汁地想呀想,终于让我想起了老师曾经讲过的公式:奇数+偶数=奇数。这下我可明白了,妈妈就是利用这个规律获胜的.。

在数学的世界里,有着许多奇妙的规律,只要我们学好数学、善用数学,它,就是无处不在的!

四年级数学日记篇8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帝便赠了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四年级数学日记篇9

今天数学课又上新课了——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我学会怎样计算了方法是:

(1)数位对齐;

(2)从低位算起;

(3)对齐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

(4)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都把0去掉。

我还知道了怎样验算,怎样比较。想起我们以前不认真学习,现在就后悔了。时间是不等人的,一去不复返,大家珍惜时间并努力吧!

四年级数学日记篇10

我们家的书房是长方形的,它的长有7米,宽有4米,坐南朝北呈列着。

一进门,正对着的是一张大的紫红色的.书桌,它也是长方形的,大约长有2。5米,宽有1。2米,那是我爸爸的书桌,旁边还有一张小一点的长方形的书桌,大约长2米,宽1米,我妈妈经常在这看书。

最后,我发现我在我们家的书房中竟然没有看到一个正方形,真奇怪!

这就是我家的书房,欢迎小朋友来我家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