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说课稿课件篇1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第一课“生活中的快乐”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并指导学生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可见,这课时是本单元学习的起点和支撑点,学生只有真正地感悟到快乐的真谛,他们才有可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才有可能学会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快乐与烦恼,才会让挫折与失败成为他们人生的财富与进步的阶梯。这样,才有可能让本单元的主题——“成长的快乐与烦恼”得以凸显和突破。因此本课题无论是在第一个单元还是在全册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及当代学生及本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确定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呈现快乐的场景,带动学生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知道快乐并不难寻找,让学生在发现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并懂得珍惜生活。

(2)过程与方法:本课堂主要采用小组合作、集体探究的自主学习形式,加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发现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从而懂得珍惜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快乐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3、说教学重点:

懂得快乐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说教学难点:

知道哪些快乐是最珍贵、最持久的。

教具准备:

快乐树、多媒体课件。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人格成长的初期阶段。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学生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较为安逸的物质生活,不但没有满足他们的需要,甚至感动“欲求不满”,总是不断地希望用外在事物让自己快乐与兴奋。总是希望别人都能满足自己的意愿,而忽视了自己对生活的积极投入,忽视了对真实生活、普通生活中快乐的感受和体验。而这种偏差必然带来行动上的偏颇,使得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出现诸多问题。因而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价值有个清醒、客观的认识,从而增强自己的心理调节。本节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三、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选择:(1)本课堂主要采用小组合作、集体探究的自主学习形式。(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2、学法引导:小组合作法。

四、说教学过程

1、教学流程图:

课前互动—体验快乐导入新课—寻找快乐凸显重点—创造快乐突破难点—感悟快乐走向生活。

2、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

这个课前互动,主要是让孩子们做一个游戏:老师把所有学生的学生卡收起来,指名让一个学生来“抽奖”,让中奖的学生按照事先出好的题目每人表演一个节目。(题目是:1、装扮齐天大圣孙悟空。2、唱歌。3、说个字谜。)。以这种做游戏的方式导入课文,主要是想让学生在游戏结束后,让学生说一句话“现在,我心情怎样?因为。”以这样的两三句样句,让孩子们对自己今天的心情做个“定位”,为这节课的成效检验打下基础。

【活动一】:音乐欣赏,体验快乐,感受快乐生活。

播放《喜洋洋和灰太狼》的主题曲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有三点:1、让学生们感受羊羊们的快乐;2、通过歌曲把学生带到动画片中,让学生感受快乐;3、也让学生明白一点他们就像这些小羊们一样快乐!因为快乐,所以大家会健康成长;因为快乐,所以大家很自信、聪明??所以,生活中,我们需要快乐!(板书:生活中的快乐。)(通过这样的板书,让孩子们很形象地感受到:生活就要“活得”像羊羊们这样“快乐”!)出示课件感受图片上小朋友们的快乐。

【活动二】:寻找快乐,珍惜现有生活。

活动要求:在小组内交流快乐。

(活动说明:本堂课的“快乐大寻找”,主要是通过“快乐调查表”来完成,分“自己”“家人”“其他人”三类人调查完成,从最熟悉的自己到身边的家人再到熟悉或不熟悉的他人进行,使得孩子对不同类别人的快乐有一个较为广泛的认识。这里主要是用“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完成“快乐是什么”的初步认识。)

(互动说明:在全班范围内交流个人快乐时,教师要引导孩子领悟到各种各样的快乐,如:“成功之乐”“集体之乐”??)

小结:通过刚才的“快乐大寻找”活动,我们发现,快乐在哪儿呢?过渡:对,快乐在生活中!其实,快乐其实很简单!我们都享受过!它是我们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它就在你的身边,我的身边,大家的身边!

(活动说明:至此,孩子们对“快乐是什么”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本课的教学重点也就完成了。但针对“学生总是希望用外在事物让自己快乐,总是希望别人都能满足自己的意愿,而忽视了自己对生活的积极投入”的教学背景,教师要相机提出问题,我们怎样才能让快乐延续下去,不仅让自己得到快乐,也要让家人,让他人获得更多的快乐?)

而后,让孩子们进入下一个环节——“快乐大拼搏”的学习。

【活动三】:创造快乐,延续幸福生活。

活动要求:小组讨论“我们要如何做,才能让自己、让家人、让他人获得更多的快乐?”

(活动说明:这个活动,还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还是结合前面“快乐调查表”中的三类人——自己、家人和他人来进行针对性的探讨。)

(互动说明:因为有前面“快乐大寻找”的基础,所以学生很快就能抓住问题的关键,都懂得说“要努力,争取更大进步,让自己、家人和老师更快乐”或“要多帮助人,让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等。那么为了让教材中的难点得以实实在在的突破,教师在学生自由发表完意见后,要及时地给予相应的资料补充,来说明“汗水换来乐”和“帮助他人的快乐”是最持久、最令人兴奋的快乐。并随机板书:汗水换来的快乐是最持久的;帮助他人的快乐是最令人兴奋的。

(活动说明:在这样的引导下,本课的教学难点也得到了突破——学生懂得了“汗水换来的快乐”和“帮助他人的快乐”是最持久、最令人兴奋的快乐。

【活动四】:感悟快乐,展望未来生活。

活动要求:制作“快乐树”。

请同学们在各自的“心语卡”上记录下各自的快乐感受。感受可以是一张笑脸,一双迷人的眼睛,也可以是一幅幅快乐的绘画小作品,也可以是一句关于快乐感受的小句子,如“快乐就像妈妈的怀抱,让人温暖”等(可以是名言,也可以是自己想的)。

(活动说明:制作“快乐树”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时常想起今天的这份“快乐”,记住这份“快乐”)

(互动说明:教师在学生静心感悟并完成“快乐卡”后,请学生先小组内交流、分享,再在全班范围内以诵读或展示的方式进行交流,并且将自己的作品及时地悬挂在“快乐树”上。)

3、说板书设计:

1、生活中的快乐

汗水换来的快乐最持久的

帮助他人的快乐最令人兴奋的

说课稿课件篇2

教学环节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前研究性学习

将班上同学分为4个小组,分别搜集以下有关内容的资料:疫苗的发明与应用、免疫学在各种疾病的临床检测和科学研究中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器官移植搜集资料,形成本组的发言稿,并推选发言代表。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免疫学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活。

课堂交流、讨论、小结

免疫学的应用

组织学生讨论:你知道哪些疫苗?对什么病起作用?

引导学生回顾人教版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中用来说明细胞膜的流动性的科学史:1970年,科学家用发绿色荧光的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用发红色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这两种细胞刚融合时,融合细胞的一半发绿色荧光,另一半发红色荧光。在37℃下经过40in,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其中的荧光标记法就是免疫荧光标记法,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先将已知抗体标记上荧光素制成荧光标记物,再用这种荧光抗体与细胞膜上的相应抗原结合,使细胞上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发荧光。

回顾与思考

阅读、分析、讨论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感受免疫学的应用为治疗和预防人类疾病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认识计划免疫的重要性。

充分利用课本已有的科学史素材为教学服务,让学生感受免疫学技术对生物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充分认识到科学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也从器官移植供体不足中认识到科学的局限性。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技术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唤起爱心。

引入科学史,建构调节网络的概念

介绍资料:20世纪70年代末期,瑞士学者besedvs等首次获得了神经与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具体证据,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假说。近十多年来,在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关系的研究中有了突破性进展,从分子水平上找到了两者之间的统一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神经免疫内分泌学。

思考、阅读、思考让学生感受到三大系统之间存在的有机联系,它们共同协调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从而主动构建调节网络的概念;同时也让学生了解现代科学研究的新进展,明白科学知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又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小结反馈板书设计

三、免疫学的应用

1、疫苗的发明与应用征服传染病

2、临床检测与科学研究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的特性

3、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四、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再次回顾本节内容,掌握要点。完成练习。力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课后拓展

查找资料:骨髓移植适合哪些病?骨髓库里保存的是什么?获取造血干细胞的方法有哪些?你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吗?查找资料与思考全面认识骨髓移植,消除因不了解带来的恐惧,唤起爱心。

教学反思

1、整合科学史教育的途径很多,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都给学生展现了一个广阔的天空。

2、教师对科学史素材的搜集、学习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提升的过程。实现教学相长。

2、科学史的教育功能很多,但也不能奢望每一次整合都达到多种教育功能,只要能使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我们都不妨试一试,因为这是一条值得我们去探索的路!

说课稿课件篇3

各位评委:

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21课《太阳》。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四大块来说。

一、说教材

《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数字、假设、比较、比喻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二部分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从太阳和动植物的生存,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及太阳光可防治疾病等方面表现出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密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2、体会关联词的作用。能够正确填写关联词。

3、了解列举数字的作用。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内容、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的确立,我的教学思路也就清晰了,教法和学法的选择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说教法和学法

1、选择教法,形成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达成三维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动的语文课堂。在教学中,我采用自主合作法和点拨法。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自读自悟,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生情。

抓重点词句,品读赏析,丰富和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3、理念指导,精心设计

抓住语文本色,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是阅读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本课内容浅显,但数据较多,意义深远。在教学中,我力求通过重点词句的赏析让学生感悟到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在感悟到太阳和人类密切关系中让学生习得语言,提高人文素养。

遵循阅读教学规律,重视体验和感悟。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在以上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力求通过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达成三维目标。于是,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人

1、猜谜语:有个老公公,天亮就上工。那天不上工,准是下雨或刮风。猜一物。板书:太阳。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同时也让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了交流。】

3、同学们对太阳的了解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太阳的课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会对太阳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有更多的了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谁想来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帮助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学习太阳的特点

1.太阳公公听说我们要了解它,很高兴,特意写了一封信。(请一学生读信)

2.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l-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三个特点写清楚的,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特点进行阅读。

3.分组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喜欢的特点进行重点学习,并分为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学习结果,想学习“远”的分为一组,想学习“大”的分为一组,想学习“热”的分为一组。

4.汇报。

学习“远”的学生汇报: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口头练习: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引导学生发现里面填的是数字,通过数字具体说明,我们对太阳的“远”就了解了。所以我们知道了:在说明某一事物的时候,列出一些具体的数字,可让我们更好地来理解,但数字必须是精确的,有科学依据的。这就是列数字的方法。

师板书:列数字

老师今年35岁了,我想坐飞机到太阳看一看,你们算一算,我回来大约有多少岁了。真可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没改头发白,你们看见不认识,笑问老人哪里来?太阳离地球真是太远太远了。

写太阳“远”这个特点还用了其他什么方法,找找着。(打比方;讲故事)

【培养学生自学课文、发现问题的能力。】

5.学习“大”的学生汇报:课文也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的“大”,

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等于1个太阳。(对学生能说出列数字的方法进行鼓励。)

小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我们而言,地球非常大,我们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然而,拿地球和太阳一比,更突出了太阳的大。这就是作比较的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一二自然段的'关系:先说远,再说大,进一步说明太阳“远”的特点。

【仍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阅读中去寻找答案。】

6.学习“热”的学生汇报:

那中心温度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动手算一算。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师再进一步引导:真有一千八百万度吗?

同学们注意了“估计”,特别好。说明你们读书很细心,那看一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作比较)

7.教师让学生一起读一读描写太阳大、热特点的段落,感受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四、练笔

1.月亮距地球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公里,到月亮上去步行要800天,骑自行车要400天,坐飞机要200天,49个月亮等于1个地球。

先让学生说出资料上月亮有几个特点(远、小)。

(师出示的资料为程度差一点的学生保底。)

让学生自由说出课前查阅的有关月亮的资料。(学生用课外知识再次进行交流。)

2.生进行练笔。

要求:选取月亮的两三个特点写一写,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争取把月亮的两个特点说清楚。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对学生知识的整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21、太阳

远大热

本课的板书,简单明了,既概括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辅助了教学,达成了三维目标。

总之,这节课我以疑为线索,以思维为核心,以拓宽创新精神为本,以培养学生目的为能力,把时间留给学生,培养学生独自钻研,自主合作的精神,使学生由乐学到学会,最终达到会学会用。

说课稿课件篇4

为进一步推进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的应用,进一步带动我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提高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经学校研究决定,于本学期举行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制定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为大力提高现代教育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益,有效提升教师课件制作能力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进一步利用好信息技术教育资源,促进教学资源库的共建共享。

二、比赛时间:20xx年月日

三、比赛地点:学校电子备课室

四、参赛对象:

五、具体安排:

月日将各教研组在本学科任选本学期一课题将比赛题目交回教导处(同一教研组成员所选课题不得相同)。

月日统一在学校电子备课室参加制作参赛作品。

六、比赛评委:

七、评奖方法:

学校将以参赛教师总数的10%、20%、30%、30%的比例评出一、二、三等奖和参赛奖,并对成绩优秀的教研组整体奖励。一等奖课件选送参加出校课件大赛。

参加比赛的课件都将作为优秀课件,由学校存档供校内教学资源共享使用,获奖作品在校园网上公开展示。

八、比赛评分细则:

评分项目、评分要素:

针对性15分

1、教学对象和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特点。5分

2、教学内容的选材逻辑层次清楚重点、难点突出。5分

科学性30分

1、内容科学、表述准确、术语规范。10分

2、内容呈现的结构应能符合学习认知规律满足教学要求。10分

3、素材选用恰当表现方式简洁合理。10分

技术性20分

1、素材选用恰当设计必要的交互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网络的优势。5分

2、学习进度可调控学习路径可选择。6分

3、程序运行稳定无故障响应及时播放流畅。5分

4、操作简便、快捷符合习惯交互标志明显。4分

艺术性20分

1、构图合理色彩协调风格统一。5分

2、语言简洁、生动文字显示清晰、版式规范、字体运用恰当。10分

3、视频、影像、动画形象生动声画同步有感染力。5分

创新性10分

1、立意新颖构思独特设计巧妙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6分

2、运用新技术并使用得当。4分

整体性5分

完成教学内容制作。5分

九、课件制作规则:

1、由教师需提前准备本课教学设计及课件制作所需素材;

2、课件必须是本人亲自设计制作,不得由他人代替;

4、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渗透课改理念,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5、将参赛的课件制作完成后以课题+自己的姓名为文件名保存(如:《掌声》-某某某)。在课件的首页幻灯片请注明年级、课题、姓名等(如:三年级上第8课设计者:某某某)。

6、课件制作要求使用officepowerpoint演示文稿及以上版本。

7、评为一等奖的课件由教师自己在多媒体室演示。

说课稿课件篇5

1、教材来源:在一次常规的身高体重测查后,我把前一次的测查结果和这次的测查结果同时展示,引起了小朋友对自己成长的关注,渴望知道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为此,我设计了这个主题系列活动,一方面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要,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让孩子了解长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改善孩子只会享受长辈对自己的爱,而不懂得会报的心理状态。纲要中要求:应"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我认为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必要性,它符合《纲要》的精神:"教育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2、目标定位: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鲁纳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融合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领域的整合。目标为:(1)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2)激发幼儿欣赏自己的成长,展示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3)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4)让幼儿尝试制作个人成长册,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5)让幼儿体会父母的辛苦、关心,增进亲子之情。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感受"我长大了",主要是发现自己成长与变化。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播放录像、交流分享、展示自己,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的难点是:根据人的成长过程进行排序、制作个人成长册,主要是通过自主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提高排序的能力,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了期待。在目标定位上,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各领域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因此,我作了以下活动准备:(1)空间准备:幼儿小时候的照片、衣物、用品布置于墙上,桌椅呈同字型便于评价和集中。(2)物质准备:"人的成长过程"图片,卡片纸、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美工材料与工具若干,已制作本领树的树干,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3)知识准备:幼儿向家长了解爸爸妈妈的故事及自己小时候的趣事,观察各个阶段自己成长的照片,熟悉人物主要特征。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

1、情景教学法:本次活动通过环境的刺激,让幼儿寻找、辨认同伴小时候的照片,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2、演示法:通过电教手段、多媒体动画"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让幼儿对自己的成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这一个过程中,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认识更透彻。

3、操作法:本次活动用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让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与现在)获得了最直接的经验,并在交流操作的过程中增进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第二次分组操作把自己获得的经验再一次深化,通过制作、想象绘画、排序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成长的理解与期盼,体验成长的快乐。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纲要》科学领域目标明确指出:"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对自己的成长发生了兴趣。

2、交流讨论法:当幼儿对自己成长有一定的感受时,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讲述自己的故事,讨论自己的成长,不仅让幼儿分享快乐,达到生生互动,而且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展示法: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本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每个幼儿都获得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了期待。

4、尝试法:陶行知说过"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活动中让幼儿制作、排序、布置"本领树",幼儿的思维更加灵活,各种能力得到锻炼,拓展了知识面。

与此同时,我还通过幼儿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共长的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兴趣——自由探索——积累经验——交流体验——展示自己——操作表现——分享快乐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以活动室环境的变化引发幼儿对小时候用品的兴趣。

2、自由探索(欣赏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让幼儿猜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谁?一起议论为什么猜不着?从而发现小朋友的变化。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真实地感受自己长大了。在这一过程幼儿的经验是浅显的,我就通过集中让幼儿互相议论的方法:现在与小时候比,自己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从更多的方面有目的进行比较,目标一得到了体现。 3、观看录像,积累经验:幼儿对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长大的,充满了好奇。通过观看录像把幼儿带到了神秘的生命起源时刻,他们深深地感受到妈妈怀孕的辛苦、父母养育的艰辛,增进了对父母的感情,目标五得到了体现。

4、交流体验(回忆童年趣事):让幼儿讲述自己小时候的趣事,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目标三得到体现。

5、展示自己:幼儿分组自由交流、展示自己的本领,同时又让幼儿有互相学习、感受别人长处的机会,并在适当的时候请个别孩子在集体面前进行展示,树立自信心,目标二也得到了体现。

6、操作表现: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长、了解成长的过程,我让幼儿分组操作,一组制作"成长变化图"——我小时候是这个样子——我现在是这个样子——我将来会变成这个样子——请幼儿画一张自己将来的画像。一组排序:请幼儿给人的成长过程图片排序,表现人是怎样变化的?一组幼儿在每片树叶上画一件自己会做的事情,然后贴在树上。让幼儿自主选择,有领域的整合,目标四得到了体现。

7、分享快乐:这是活动的延伸,《纲要》指出"为幼儿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幼儿在这一环节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伴,愉悦的情感得到极大的满足,很有成就感。

说课稿课件篇6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一剪梅》,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作业四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第三册语文主要是诗词,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诗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原因如下:

1、在这一部分,高考时直接题和间接题都很多,关键是直接题较多,如:(1)作家作品、作家的姓名字号、并称及文坛地位等;(2)风格流派、文体;(3)名句填空;(4)对相关背景的了解、对主要内容和重点字词的理解;(5)对写作特点及艺术手法的鉴赏。

2、诗词教学从培养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味来谈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态度,小到言谈举止,都有影响。

二、这首词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李清照是一个大家,就像讲诗经要讲《氓》,讲楚词要讲到屈原,讲魏晋诗要讲到陶渊明,讲唐诗要讲到李白杜甫,讲宋词不能不讲到李清照,他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诗词对后代文人影响极大。

三、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背诵本词

2、熟记作家作品地位

3、把握婉约词的意境及特点

一、上片以讲授为主,用语言再现当时场面,引导学生去想象李清照积满苦涩忧怨的情景,尽可能使其有如临其境之感。

原因是:我们的学生阅历浅,学生几乎没有跟自己亲人分隔两地的经历,更不可能有过结婚后深切思念自己另一半的体会,如不引导,很难体会面对冷月凉席,深切思念自己的丈夫。但李清照又不同于苏轼辛弃疾,她倾向于写深闺体会的婉约词。

二、下片以讨论为主,启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因为有了上片学习的基础,把握全词意境问题不大,讨论更能深入领会到情景交融的写法;更能领悟到李清照用词的精妙,如“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我安排的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正体现了上述认识和想法。

一、在导课时,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后面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婉约词与豪放词的区分打下基础。

二、在作者简介中,介绍得稍多了一点,有些内容似乎与本课内容联系不大,原想舍去,但又想到高考要考,所以就罗嗦了点,希望各位老师指正。

三、范读正音

朗读是诗词教学的重中之重。朗读有利于记诵,朗读有利于理解,朗读有利于把握意境,朗读好了甚至可以以读代讲,朗读时要把握诗词不同风格、不同基调。这是一首婉约词,应读得语调低缓,情感深沉。

至于将字词板书,我个人认为在高中教学中依然必要,字词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语文教学中极重要的部分,传统教学在这一点上做的很好,相反,近年来流行的所谓“素质教育”对字词教学有点忽视。平时时间充足时,我会在一单元学完后叫学生听写字词并注音,开始学生不以为然,以为是小学生的事,慢慢地倒引起了重视。

五、赏析部分

一是把握对字词的赏析;二是把握意境,尽可能地再现当时的情景;三是对一些艺术手法赏析穿插其中。

六、至于延伸比较部分,以李清照的另外两首词为例比较不同,是为了把学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性差异上升到理性,使这种感性更加深刻、明晰。

一、板书基本上是按行文思路来安排的,这样安排一是便于总结写作特点;二是便于学生按思路记忆背诵—本来还安排尽可能课堂背诵。

二、在指导检查作业时可以强调评价和鉴赏同一个人的作品,应从实际出发,我们所强调的'风格流派不过是就其主要成就或主要方面来谈,不能一概而谈。

自己的缺点有时是自己清楚的,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背面,旁观者更清楚,所以希望各位老师多提意见,畅所欲言,给我们年轻人一个不断进步的机会!

这堂课流程比较完整,生成的东西也很多,比我预期的结果要好,很可能是因为学生听过《一剪梅》这首词的流行歌曲版,比较熟悉歌词。如果一定要说自己的功劳的话,就在于点拨恰到好处;这堂的不足之处在于,时间太短,有些地方(如对词中“红藕香残”“月满西楼”等意象)没能充分展开。

我在办公室来回走了几步,打开门和窗,觉得整个楼道空荡荡的,整座教学楼空荡荡的,好像只有我一个人占据整个教学楼。思及此,灵光一现,“自”字让我心头一动,从脑海中飘然而出。于是我写下如下文字。

“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花自飘零水自流”这句话的魅力不仅在于“飘零”,更在于两个“自”字。花随水流,本来是自然现象,“飘零”二字融愁情入自然之景,两个“自”字更加明晰和深化了愁情。“花之飘零”与“水之流动”似乎两不相干,实则彼此一体,无法分开。两个“自”字拉开了花和水的距离,即景抒情,又兼比兴,和“一种相思,两处乡愁”具有相同的结构,意蕴可互相生发。分离之苦,如同无形的上帝,亚当夏娃本应互相扶持,共同消解上帝的惩罚,而事实是,李清照和赵明诚人在两地,各自漂泊,唯有分流水落花于两方以喻相思之苦。“自”字有孤独之情,有分离之意,这大概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无独有偶,喜欢用“自”字的人不止易安居士一人。在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这个专题中,这个字就出现了很多次:

塞上长城空自许(陆游《书愤》),“自许”有一厢情愿的遗憾;

映阶碧草自春色(杜甫《蜀相》),“自春色”有无人欣赏的落寞;

各自东西南北流,酌酒以自宽(鲍照《拟行路难》),“各自”有种让人乏力的宿命感,“自宽”有愤懑难解的自怜。

这些句子当中“自”字的运用,各有其意,各抒其情,各具魅力。但相比较而言,以上诸句都未跳出自我的小圈子,唯有易安居士“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入乎景内出乎其外,能以“奴仆命风月”,又能“与花草共忧乐”。

说课稿课件篇7

水对于孩子们来说永远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能看到孩子们把东西放到水里去,或是冲或是洗,玩的不亦乐乎。因此,根据幼儿的这一兴趣,我选择了“做果汁”这一科学活动。原先的活动目标是要求孩子能掌握正确做果汁的方法和知道溶解这一现象。我觉得这个目标太过简单,与实际生活也没有太多的联系,对孩子来说太过局限,也没有太多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我重新思考了活动目标和活动设计。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儿童的世界是他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采取了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自己观察来获得溶解的知识,除了可以溶解的东西外,我还准备了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可溶于水的物品,也是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来得知生活中有些东西可以溶于水,有些不可以。除了自己动手操作外,我还加入了说的环节,让幼儿大胆将自己的探索结果用语言表述出来,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1、通过边操作边观察“做果汁”的过程了解溶解的现象,并知道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溶解,有的不会。

2、能独立进行溶解探索活动,并能用语言大胆讲述自己的探索结果。

3、对溶解现象产生兴趣。

通过边操作边观察“做果汁”的过程了解溶解的现象,并知道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溶解,有的不会。

并能用语言大胆讲述自己的探索结果。

师: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做的吗?(幼儿自由讲述)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果汁粉、勺子、装有水的杯子”,过一会请小朋友用你们说的方法去试一试。”

师:在小朋友身后的桌子上呢,我准备了一桌四个小朋友的位置,每个小朋友一个杯子,一把勺子,在做果汁时每个小朋友只要用勺子舀一勺果汁粉放到杯子中哦,在用勺子搅拌的时候请你看一看果汁粉和杯子中的水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小朋友快去试一试、看一看吧!

师:小朋友你们的果汁做好了吗?果汁粉和杯子中的水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呀?我们一起来尝一尝它是什么味道吧!一口把它全部喝完。

师:你们喝得果汁水是什么味道的呀?这么好喝啊!刘老师也想来尝尝,谁愿意来帮刘老师也做一杯果汁?我请坐的最神气的小朋友。

(幼儿演示做果汁,师讲解)师:咦?果汁粉怎么不见了?你怎么知道的?

小结:哦!果汁粉放到水里变成了果汁水的这种现象,我们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溶解。叫什么?(请几个幼儿起来说说溶解)

师: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会在水中溶解呢?老师这里还有几种不同的东西,你觉得他们会在水里溶解吗?我们先来猜一猜(出示表格)。

师:这是一张调查表,我们先一起来把小朋友们猜的记录在表格里。(认识调查表)

说课稿课件篇8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一剪梅》,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作业四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说教材:

一、第三册语文主要是诗词,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诗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原因如下:

1、在这一部分,高考时直接题和间接题都很多,关键是直接题较多,如:(1)作家作品、作家的姓名字号、并称及文坛地位等;(2)风格流派、文体;(3)名句填空;(4)对相关背景的了解、对主要内容和重点字词的理解;(5)对写作特点及艺术手法的鉴赏。

2、诗词教学从培养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味来谈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态度,小到言谈举止,都有影响。

二、这首词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李清照是一个大家,就像讲诗经要讲《氓》,讲楚词要讲到屈原,讲魏晋诗要讲到陶渊明,讲唐诗要讲到李白杜甫,讲宋词不能不讲到李清照,他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诗词对后代文人影响极大。

三、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背诵本词

2、熟记作家作品地位

3、把握婉约词的意境及特点

说教法

一、上片以讲授为主,用语言再现当时场面,引导学生去想象李清照积满苦涩忧怨的情景,尽可能使其有如临其境之感。

原因是:我们的学生阅历浅,学生几乎没有跟自己亲人分隔两地的经历,更不可能有过结婚后深切思念自己另一半的体会,如不引导,很难体会面对冷月凉席,深切思念自己的丈夫。但李清照又不同于苏轼辛弃疾,她倾向于写深闺体会的婉约词。

二、下片以讨论为主,启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因为有了上片学习的基础,把握全词意境问题不大,讨论更能深入领会到情景交融的写法;更能领悟到李清照用词的精妙,如“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我安排的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正体现了上述认识和想法。

说教学过程:

一、在导课时,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后面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婉约词与豪放词的区分打下基础。

二、在作者简介中,介绍得稍多了一点,有些内容似乎与本课内容联系不大,原想舍去,但又想到高考要考,所以就罗嗦了点,希望各位老师指正。

三、范读正音

朗读是诗词教学的重中之重。朗读有利于记诵,朗读有利于理解,朗读有利于把握意境,朗读好了甚至可以以读代讲,朗读时要把握诗词不同风格、不同基调。这是一首婉约词,应读得语调低缓,情感深沉。

至于将字词板书,我个人认为在高中教学中依然必要,字词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语文教学中极重要的部分,传统教学在这一点上做的很好,相反,近年来流行的所谓“素质教育”对字词教学有点忽视。平时时间充足时,我会在一单元学完后叫学生听写字词并注音,开始学生不以为然,以为是小学生的事,慢慢地倒引起了重视。

五、赏析部分

一是把握对字词的赏析;二是把握意境,尽可能地再现当时的情景;三是对一些艺术手法赏析穿插其中。

六、至于延伸比较部分,以李清照的另外两首词为例比较不同,是为了把学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性差异上升到理性,使这种感性更加深刻、明晰。

说板书及作业

一、板书基本上是按行文思路来安排的,这样安排一是便于总结写作特点;二是便于学生按思路记忆背诵—本来还安排尽可能课堂背诵。

二、在指导检查作业时可以强调评价和鉴赏同一个人的作品,应从实际出发,我们所强调的风格流派不过是就其主要成就或主要方面来谈,不能一概而谈。

自己的缺点有时是自己清楚的,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背面,旁观者更清楚,所以希望各位老师多提意见,畅所欲言,给我们年轻人一个不断进步的机会!

说课后反思:

这堂课流程比较完整,生成的东西也很多,比我预期的结果要好,很可能是因为学生听过《一剪梅》这首词的流行歌曲版,比较熟悉歌词。如果一定要说自己的功劳的话,就在于点拨恰到好处;这堂的不足之处在于,时间太短,有些地方(如对词中“红藕香残”“月满西楼”等意象)没能充分展开。

我在办公室来回走了几步,打开门和窗,觉得整个楼道空荡荡的',整座教学楼空荡荡的,好像只有我一个人占据整个教学楼。思及此,灵光一现,“自”字让我心头一动,从脑海中飘然而出。于是我写下如下文字。

“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花自飘零水自流”这句话的魅力不仅在于“飘零”,更在于两个“自”字。花随水流,本来是自然现象,“飘零”二字融愁情入自然之景,两个“自”字更加明晰和深化了愁情。“花之飘零”与“水之流动”似乎两不相干,实则彼此一体,无法分开。两个“自”字拉开了花和水的距离,即景抒情,又兼比兴,和“一种相思,两处乡愁”具有相同的结构,意蕴可互相生发。分离之苦,如同无形的上帝,亚当夏娃本应互相扶持,共同消解上帝的惩罚,而事实是,李清照和赵明诚人在两地,各自漂泊,唯有分流水落花于两方以喻相思之苦。“自”字有孤独之情,有分离之意,这大概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无独有偶,喜欢用“自”字的人不止易安居士一人。在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这个专题中,这个字就出现了很多次:

塞上长城空自许(陆游《书愤》),“自许”有一厢情愿的遗憾;

映阶碧草自春色(杜甫《蜀相》),“自春色”有无人欣赏的落寞;

各自东西南北流,酌酒以自宽(鲍照《拟行路难》),“各自”有种让人乏力的宿命感,“自宽”有愤懑难解的自怜。

这些句子当中“自”字的运用,各有其意,各抒其情,各具魅力。但相比较而言,以上诸句都未跳出自我的小圈子,唯有易安居士“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入乎景内出乎其外,能以“奴仆命风月”,又能“与花草共忧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说课稿课件篇9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测量并计算出规则图形的周长。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周长的含义。能计算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知道周长的含义。

教学关键:通过说一说、摸一摸、画一画、猜一猜、量一量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认知,并在体验、交流中升华为理性认知。

教具准备:各种图形,直尺、绳子、表格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蚂蚁公主》动画片段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精彩的动画。你们想看吗?小蚂蚁上课打瞌睡,老师让它去做做运动。大家仔细来看,这只小蚂蚁是怎样运动的?(课件出示)。

你能说说小蚂蚁是怎样做的吗?(学生交流)

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板书:一周边线

小蚂蚁爬过的路程就是沿着树叶的一周边线。

2。小蚂蚁看到美丽的树叶非常高兴,同学们想不想把树叶的轮廓描下来?

学生描出p44中“描一描”两片树叶。

谁愿意给大家演示一下是怎么描的?(实物投影演示)说说是从哪开始的,又到哪里结束?

3。树叶一周边线你能找到,那么游泳池池口一周边线你能找到吗?

出示另一幅图(游泳池)学生指出游泳池池口一周边线。

4。小结:游泳池池口一周边线的长就是游泳池口的周长。谁能像老师这样,说说什么就是游泳池池口的周长呢?(指生说)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板书课题:认识周长)

5。那你能说说什么是树叶的周长呢?出示p44中“描一描”两片树叶。

学生看图交流什么是树叶的周长。

二、实践操作

1。找一找

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图形的周长,那么你能指出图形的周长吗?

出示松树和五角星的图形,学生指出图形的周长。

引导学生说清从哪开始,到哪结束的。

2。摸一摸

平面图形的周长你能指出来,那么我们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你也能找一找吗?

摸一摸(1)数学书封面的周长。(2)课桌面的周长。

3。描一描

描出45—1中图形的周长。全班交流。

强调汽车图形的周长。(边线指的是图形最外围的一圈。)

4。判一判

出示四个图形,学生判断是不是图形的周长,并说明理由。

5。算一算

小组合作,量一量图形的周长,并完成表格。在小组活动之前,先看清楚要求(课件出示要求)

请你从中选择你喜欢的图形量一量,算一算它的周长。

师:谁来汇报一下自己是怎么算的,提问:你是怎么算长方形的周长的?(长方形形的周长就是把它四条边加起来的和)

提问:你是怎样测量树叶的周长的?方法:用绳子围着曲线围成的图形绕一圈,再把它拉直测量。

提问:你是怎样测量圆形的周长的?

小结:由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它们一周的边线化曲为直测量出它的周长

三、巩固应用

1。用四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图形。哪个图形的周长最短?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说课稿课件篇10

青云中学参加课堂能力达标验收的所有教师,共19人。

二、参赛方式要求

所有参赛教师每人交一份自己所任科目的教学课件,以光盘或u盘形式存储,上交到学校教务处。

参赛截至时间:20xx年10月20日。

三、参赛课件要求

1、参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必须是原创作品,程序内容要由教师自己单独设计。参赛作品不得从网上直接下载,一经发现弄虚作假行为,取消该作品参评资格。

2、制作课件的软件,教师可采用powerpoint、flash、等软件(以powerpoint为主)。

3、参赛作品应无政治性错误和学科概念性错误,否则取消该作品参评或获奖资格。

5、教学课件的研制要依据新课改理念,体现声形并茂,有创意,有特色,趣味性强,操作便利,有一定交互性,教学效果明显等特点。

6、美工设计要有整体性、协调性和一致性。版面新颖,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字体美观大方,大小适宜;文字颜色协调,阅读舒适;动静结合,色彩协调自然。

7、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提倡采用常用文件格式;如需非常用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该软件。

8、课件的片头应出现规范的课程名称、章节、年级及制作人的姓名、所在单位,样式不限。

9、为便于阅读与评比,参赛作品中的'文件管理应遵循如下规定:参赛作品登记表、课件特殊操作流程说明(附件1),随作品上交。要注意避免因病毒或其它原因无法打开课件的情况发生。

四、评委及评比办法

1、评委:谢凤高、李彦荣、李彦平、蒲东、王鹏飞、曹晓峰2、评比办法:采用评委打分,计算总分排出名次,名次靠前的作品参加区上的评比。

说课稿课件篇11

1、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中部,澳大利亚主要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最大的河流是墨累—达令河。读图8.38p75,了解澳大利亚的经纬度位置、地形。读图8.39p76,了解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

2、澳大利亚有许多特有的古老生物,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代表动物有袋鼠、鸸鹋、考拉、鸭嘴兽等(前两种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

3、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因此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形成四个不同的农牧业区,读图8.37p74。澳大利亚又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人口密度小,农场规模很大,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很高,并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

4、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矿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20世纪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服务业已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澳大利亚的主导产业。

说课稿课件篇12

一、什么叫说课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我们在说课实践中认识到,这个定义是不全面的。根据我们的理解,说课既可以是针对具体课题的,也可以是针对一个观点或一个问题的。所以我们认为,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说得简单点,说课其实就是说说你是怎么教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教。

二、说课的意义

说课活动的好处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答案。根据我们的实践和理解,说课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说课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

以往的教研活动一般都停留在上几节课,再请几个人评评课。上课的老师处在一种完全被动的地位。听课的老师也不一定能理解授课教师的意图。导致了教研实效低下。通过说课,让授课教师说说自己教学的意图,说说自己处理教材的方法和目的,让听课教师更加明白应该怎样去教,为什么要这样教。从而使教研的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某一专题的说课,统一思想认识,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2、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

我们检查了很多教师的备课笔记,从总体上看教师的备课都是很认真的。但是我们的老师都只是简单地备怎样教,很少有人会去想为什么要这样备,备课缺乏理论依据,导致了备课质量不高。通过说课活动,可以引导教师去思考。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教学,这就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

3、说课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通过说课,可以进一步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理清教学的思路。这样就可以克服教学中重点不突出,训练不到位等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一方面,说课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这就促使教师不断地去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说课要求教师用语言把自己的教学思路及设想表达出来,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师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5、说课没有时间和场地等的限制

上课听课等教研活动都要受时间和场地等的限制。说课则不同,它可以完全不受这些方面的限制,人多可以,人少也可以。时间也可长可短,非常灵活。

三、说课的基本原则

按照现代教学观和方法论,成功的说课应遵循如下几条原则:

1、说理精辟,突出理论性

说课不是宣讲教案,不是浓缩课堂教学过程。说课的核心在于说理,在于说清“为什么这样教”。因为没有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只知道做什么,不了解为什么这样做,永远是经验型的教学,只能是高耗低效的。因此,执教者必须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主动接受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信息、新成果,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

2、客观再现,具有可操作性

说课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科学合理,不能故弄玄虚,故作艰深,生搬硬套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的专业术语。要真实地反映自己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哪怕是并非科学、完整的做法和想法,也要如实地说出来。引起听者的思考,通过相互切磋,形成共识,进而完善说者的教学设计。

说课是为课堂教学实践服务的,说课中的一招一式、每一环节都应具有可操作性,如果说课仅仅是为说而说,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落实,那就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花架子”,使说课流于形式。

3、不拘形式,富有灵活性

说课可以针对某一节课的内容进行,也可以围绕某一单元、某一章节展开;可以同时说出目标的确定、教法的选择、学法的指导、进行程序的全部内容,也可只说其中的一项内容,还可只说某一概念是如何引出的,或某一规律是如何得出的,或某个演示实验是如何设计的等等。要做到说主不说次,说大不说小,说精不说粗,说难不说易;要坚持以后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拘形式的原则,防止囿于成规的教条式的倾向。同时,在说课只要体现教学设计的特色,展示自己的教学特长。

四、说课的类型

说课的类型很多,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

按学科分:语文说课、数学说课、音体美说课等;按用途分:示范说课、教研说课、考核说课等;但我们从整体来分,说课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实践型说课,一类是理论型说课。实践型说课就是指针对某一具体课题的说课。而理论型说课是指针对某一理论观点的说课。

五、说课的内容

说课的内容是说课的关键。不同的说课类型说课的内容自然也不同。这也是我们这几年主要研究的问题。

说课是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其根本宗旨是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优化。备好课是说课的前提,而说课必须站在理论的高度对备课做出科学的分析和理解,从而证明自己的备课是有序的而不是盲目的,是理性的而不是感性的。

根据我们的实践,实践型说课主要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说教材

说课,首先教者要说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因为对教材理解透彻,才能制定出较完满的教学方案。说教材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教材简析。任何一门课程的教材,从其知识内容到编排形式,都会构成一个系统。要说出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就需要明确本课题或章节内容在整个学段、一个学年的教材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及其作用。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在教学中重视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准确地认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时备课中所规划的课时结束时要实现的教学结果。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说课中要注意避免千篇一律地提出“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习题”一类的套话,要从识记、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上分析教学目标。课时目标制定中还要提出思维能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目标,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和兴趣、习惯培养目标。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一是教学大纲的规定,二是单元章节的要求,三是课时教学的任务,四是教学对象的实际。要把这四点结合在一起统盘考虑,再来确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从而明确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

(3)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以及重点、难点、关键。说清楚本课教学内容包含哪些知识点,教例是如何展示教学内容的,教材叙述语言与例题怎么搭配,按什么顺序展开的例题与习题的分布类型,其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是什么。

此外,在以上“说教材”的常规内容基础中,我们可以增添教师的个人思维亮点。例如对教材内容的重新组合、调整以及对教材另类处理的设计思路。

2、说教法

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即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说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前后联系并说出教者是如何根据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的。例如,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其理论依据;为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采用的手段和理由;为处理某个习题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等。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要始终贯彻“具有启发性”、“突出主体性”、“注重思维性别”的原则。因此,说课者要从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而且,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还要创造性地运用新的教学方法。

3、说学法

说学法不能停留在介绍学习方法这一层面上,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解说如何实施学法指导上。主要说明学生要“怎样学”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要讲清教者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强化学生主动意识的;还要讲出教者是怎样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学习规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特别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这也将成为我们所有教师教学中的“指挥棒”。要说好学法,首先必须深入研究学生,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重新摆正师生的位置。要改变陈旧的师者在讲台上滔滔不绝、面部表情呆板、“我讲你听”,学者在下面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你问我答”的教学模式。其次,要注意对某方法指导过程的阐述,如教师是通过怎样的情景设计,学生在怎样的活动中,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领悟出何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即不但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乐学”。

4、说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的基本内涵是课堂结构,从教师的整个说课过程来说,应该是精华、高潮所在。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通常,教学过程要说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说课者要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针对学生实际,借助哪些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的基本教学思想说明白。说教学程序要把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基本环节说清楚。但具体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讲人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讲。另外注意一点是,在介绍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大纲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

(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这里说明怎样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指导教学,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的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的和谐统一。

(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要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怎样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解决难点运用什么方法。

(4)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5)说清楚课题的`板书设计和设计意图。

说教学程序,还要注意运用概括和转述的语言,不必直接照搬教案,要尽可能少用课堂内师生的原话,以便压缩实录篇幅。

说过程。这是说课的重点。就是说说你准备怎样安排教学的过程,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一般来说,应该把自己教学中的几个重点环节说清楚。如课题教学、常规训练、重点训练、课堂练习、作业安排、板书设计等。在几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把自己教学设计的依据说清楚。这也是说课与教案交流的区别所在。理论型说课与实践型说课有一定的区别,实践型说课侧重说教学的过程和依据,而理论型说课则侧重说自己的观点。

一般来说,理论型说课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说观点理论型说课是针对某一理论观点的说课,所以我们首先要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立场鲜明。

2、说实例理论观点是要用实际的事例来证实的。说课中要引用恰当的、生动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是说课的重点。

3、说作用说课不是纯粹的理论交流,它注重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我们要在说课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把该理论在教学中的作用说清楚。

六、说课的方法和技巧

“说课”是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它是指教师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或教研人员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对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不断趋于完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狭义的说课是指教师以口头表达的方式,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某节课的具体特点,以教师为对象,在备课和上课之间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

说课,是当今教学改革的新课题,是教学研究工作的新形式,说课活动的开展,引起了广大领导和教师的广泛重视与关注,为教学研究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近几年各校的年轻教师越来越多,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新教师的培养工作。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而言,摸不透“说课”时应该“说”什么,怎么“说”。而由于说课是有一定的时间要求的,所以只见讲者心急如焚“超速行驶”,说、说、说;听者云里雾里都跟不上趟。这样的说课,是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为了帮助青年教师认识说课,现就说课谈一下个人的几点看法。

走出误区,从本质上理解“说课”。

误区之一:说课就是复述教案

说课稿与教案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不应混为一谈。说课稿是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成的,说课稿不宜过长,时间应控制在10~20分钟之内为宜;教案只说“怎样教”,而说课稿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教案是教师备课这个复杂思维过程的总结,多是教学具体过程的罗列,是教师备课结果的记录,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和行为,即体现了“教什么”、“怎么教”。

说课稿侧重于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的阐述,它虽也包括教案中的精华部分(说课稿的编写多以教案为蓝本,作为参考的第一手材料),但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教学意图和理论依据,即思维内核。简单地说,说课稿不仅要精确地说出“教”与“学”的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体阐述“我为什么要这样教”。教案是平面的、单向的,而说课是立体的、多维的。说课稿是教案的深化,扩展与完善。

误区之二:说课就是再现上课过程

有些教师在说课过程中一直口若悬河,激动万分地给听者“上课”:讲解知识难点、分析教材、演示教具、介绍板书等,把讲给学生的东西照搬不误地拿来讲给下面就座的各位评委、同行们听。其实,如果他们准备的内容和课程安排面对的是学生,可能会是一节很成功的示范课。但说课绝不是上课,二者在对象、要求、评价标准以及场合上具有实质性的区别,不能等同对待。

说课是“说”教师的教学思路轨迹,“说”教学方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设计的优胜之处在哪里,设计的依据是什么,预定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这好比一项工程的可行性报告,而不是施工工程的本身。由此可见,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

误区之三:说教学方法太过笼统,说学习方法有失规范

“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是说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些教师在这环节中多一言以蔽之:我运用了启发式、直观式等教学法,学生运用自主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等等。至于教师如何启发学生,怎样操作,却不见了下文。甚至有的教师把“学法指导”误解为:解答学生疑问、学生习惯养成、简单的技能训练。

误区之四:“一穷二白”,说课过程没有任何的辅助材料和手段

有的教师在说课过程中,既无说课文字稿,也没有运用任何的辅助手段。有的教师明明说自己动手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但在说课过程中,始终不见庐山真面目,让听者不禁怀疑其真实性。所以,说课教师在说课过程中可以运用一定的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实物投影仪、说课文字稿等,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同行及评委们说清楚课,说好课。

七、说课的范例

1、实践型说课的例子:《我家的小院》

我家有个小院子。院子里种着许多花草树木,一年四季都有迷人的景色。初春,迎春花开出金灿灿的小黄花,最先迎来了春天月季花像一张张笑得合不拢嘴的小脸。地上长着厚厚的苔藓,像铺上一层绿色的地毯。盛夏,茉莉花散发着阵阵清香。海棠开着耀眼的红花。葡萄架上的绿叶,一片挨着一片,密密层层。站在葡萄架下,抬头可见一串串快要成熟的葡萄像珍珠似的挂满了藤架。深秋,枯黄的树叶像飞舞的黄蝶从树上一片片飘落下来。可是,万年青的叶子仍旧碧绿碧绿的,显得格外精神。一盆盆菊花正开得茂盛。隆冬,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给万物披上了银装。那些娇惯的花草都住进了温暖的屋子,腊梅花却昂首挺胸,迎着风雪,无所谓惧。

说课问题:

(1)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何确定,如何落实这些目标?

(2)本单元的重点训练是读懂长句子。请你说说如何教学文中划线的两个长句子。

(3)请你写出本课的板书设计,并说说你设计的思路。

2、理论型说课的例子:

(1)学法迁移是我们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请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举例说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正迁移,克服负迁移,提高教学效率。

(2)新课导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请你结合自己任教的学科,举一个成功的例子和失败的例子,分别说说。

(3)要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在教学关系上,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即学生自身发展的主体,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应当充分受到尊重,给予其展现的机会。请你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体会。

(4)要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在教学方法上,必须体现教与学的交融,重视教法与学法的相互转化。教师的教是教学生去学,教是为学服务的,教是为了“不教”。在具体操作中,要重视课堂训练,通过语言文字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请你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体会。

八.说课及听说课的评价:

衡量说课的好差,我认为应将常规教学的合理成分与素质教育的理论结合起来去衡量。教学是门科学,千百年来优秀的教学思想都是当今素质教育应包容的。教学论、认知论、信息论、系统论等思想应合理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具体地说:

1.优化教学目标

(1)制定目标要全面(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基础知识、学科能力、德育渗透)

(2)制定目标要适当: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符合学生实际,要有“识记、理解、运用”等层次要求,不要随意提高或降低。

(3)制定目标要具体:要将大纲中的总体性,综合性目标分解成本节课的具体的目标。只有具体了,才能使教师可操作,可检测。

(4)制定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的表达要准确、简明。

(5)教学重点、难点确定得当:重点应突出,难点要突破(看讲练效果)

2.优化教学过程

(1)创设良好的教学起始情境:表现在以下几点

导课的衔接性、导课的启迪性、导课的含蓄性、导课的生动性、导课的创新性……

(2)符合认知规律:教学过程应体现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的一般认知规律。

(3)体现师生双边活动:教与学是民主、合用、互动的关系。能否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否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是衡量说课的主要标准,尤其是以思维为主的智力参与程度。

(4)教学时间安排是否恰当

(5)教学有法、得法,力求新颖、灵活、实用、有效。

(6)善于发掘德育渗透点

3.优化智能训练及反馈,构建“输出——反馈——调节——再输出”的教学信息传递系统。

4.优化教学手段:

(1)板书设计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2)语言洗练、流畅。

(3)媒体运用得当、有序、互补性、简捷性好,有助于解决教学的重、难点。

当然,说课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这毕竟是“嘴上读兵”,看不到教师如何临场发挥,看不到教师驾驭课堂的艺术,也看不见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的效果和学生实际思维的过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必须把说课与集体教研、优质课等形式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的水平。

说课稿课件篇13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小学音乐第一册第八单元《新年好》第二课时,我根据新课标的理念,精心设计了本课的教案与大家共同探讨。我是按下面七个方面进行的:

说教材,说目标,说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课后反思。

一、说教材

《新年好》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音乐综合课,这首歌是一首流行全世界、家喻户晓、深受欢迎的英国儿童歌曲。3/4拍、f大调,曲调优美、流畅,歌词质朴亲切,能将人们带入互相祝贺新年的欢乐情景中,进而表现人们载歌载舞互相祝贺、轻松而愉快的心情。

二、说目标

1、认知目标:运用亲切、甜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新年好》,感受中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不同音乐情趣。

2、技能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学生感受、听辨已经学过的打击乐器的音色与节奏的能力,并能用动作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情感目标:在活动过程中体验过新年、合作学习的愉快。学会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热爱世界的音乐文化。丰富学生情感体验,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说重、难点

重点是:能以体验的方法、自主探究的方式,学唱歌曲《新年好》,能主动参与小组创编活动,大胆地进行即兴歌表演。创造性地表现歌曲。难点是:听辨节奏,用各种方式为三拍子的歌曲伴奏。

四、说教法

我在本课中的教学方法是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遵循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创设情境法、听唱法、讨论法、学科综合法、拓展延伸等教学方法。根据低年级的音乐教学特点注重兴趣的激发,通过“演一演、猜一猜”的游戏、运用多种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参与开放、互动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

五、说学法

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通过整体感知、讨论、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创造、模仿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编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说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把它分为六部分,分别是:

课前准备、激趣导入揭示课题、视听结合整体感知、合作学习体验创新、拓展延伸资源共享、课堂小节律动出室。

(一)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准备电子琴一台和打击乐器一批。

(二)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让学生听歌曲《过新年》在教室律动。

生:过新年。

教师再以情景导入,用多媒体引入课题,播放《新年好》课件。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

1、实施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2、使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景氛围,视听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起共鸣。

(三)视听结合整体感知

1、首先欣赏课件中的《新年好》,在聆听音乐时要求学生即兴的做律动,让学生整体感受歌曲的情绪。

2、节奏练习。

3/4×××××××××××××××—‖(念)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贺大家新年好!

引导学生采用第一拍拍手,第二拍和第三拍双手交*拍肩膀的方法,让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突破难点后,再按节奏朗读歌词。

3、哼唱旋律。

用“唻”音模唱歌曲的旋律。

4、学生轻声随琴唱歌词。

5、全体师生边唱边用3/4拍肢体动作伴奏演唱全歌。

6、歌曲接龙游戏。开始是教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然后是学生之间互动。

7、歌曲处理:引导学生运用亲切甜美的声音演唱并且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本环节的设计意图:

1、“唱节奏”和“拍节奏”,能把枯燥的节奏练习变得“有声有色”。

2、歌曲接龙游戏使师生、学生之间互动,降低教学难度,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四)合作学习体验创新

1、猜谜语:

(1)一对小酒杯,好象小姐妹,一碰就唱歌,“叮咚”声音脆。(碰钟)

(2)是鱼不下水,总是张着嘴,要它嘣蹦响,敲头不敲尾。(木鱼)

2、合作创编:

以自由组合的形式将学生分成三个组。一组讨论创编一首新歌词,用原曲新词演唱。如:“儿童节好呀”。二组讨论打击乐器用什么节奏型为歌曲伴奏。三组讨论自编动作进行伴舞。然后分小组表演并进行自评和互评。最后是师生集体表演,从而掀起本课的高潮。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创编歌词和节奏型、表演展示等形式,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能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互评、自评,能促进学生正视自己、尊重他人,提高了学生的鉴别、分析和表达能力。

3、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体现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五)拓展延伸资源共享

1、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世界各地过年的风俗习惯的图片。

2、欣赏与新年相关的音乐。

3、互相说新年祝福的话语。

接着,轻声播放乐曲《新年好》,在音乐的气氛下,师生、生生之间互相说新年祝福语。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

1、通过了解各民族过新年的风俗,使学生了解和热爱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2、欣赏与新年相关的音乐,是对新课的教学内容的延伸、补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3、互相说新年祝福语,体现了音乐与文学之间的学科综合,能拓展音乐的视野,促进学生在各门艺术之间相互联系迁移,提高综合艺术审美能力。

(六)课堂小结律动出室

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本节课学会了什么。最后做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离开音乐课堂。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

1、回顾了本节课的知识点。

2、做游戏离开音乐课堂使一堂课的教学能首尾呼应。

七、说课后反思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