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1

20xx年前,一次意外的摔伤,爸爸高位截瘫,妈妈离婚改嫁,当时年仅6岁的安徽女孩黄凤独自撑起了一个家,20xx年如一日照顾着瘫痪的爸爸和年迈的奶奶。

一次意外的摔伤,爸爸高位截瘫,妈妈离婚改嫁,当时年仅6岁的安徽女孩黄凤独自撑起一个家,8年如一日照顾着瘫痪的爸爸和年迈的奶奶。为了给父亲治病,20xx年5月黄凤用安了轮子的铁板床推着父亲,与奶奶一起踏上了赴上海求医的旅程。在好心司机的帮助下,祖孙三人到达上海,黄凤推着板车在上海边乞讨边求诊,但在吃尽苦头后未能实现治病的愿望。第二年暑假,黄凤央求同乡把他们捎带到北京,用板车载着父亲在北京求医问诊。20xx年4月,黄凤再次带着父亲到北京求医,武警总医院收治其父黄志仁住院,并成功为他做了神经干细胞手术。

如今,黄凤已经回到老家安徽五河县申集镇读初一。为了更好地照顾爸爸和奶奶,黄凤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在学校对面租住了两间民房,开始了带着爸爸和奶奶上学的生活。每天早晨6点,黄凤就起床为爸爸和奶奶准备早饭,课间她还要回来给躺在板车上的爸爸翻身。面对生活的重担,年幼的黄凤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黄凤的爸爸说“黄凤平时喜欢唱歌,特别是在做饭和喂饭的时候喜欢哼唱流行歌曲”。前几天黄凤凭借歌曲《隐形的翅膀》获得学校十佳歌手的称号。

谈起未来,黄凤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爸爸能够慢慢好起来。“不管多难,我都要好好读书,以后还要带着爸爸读高中,读大学,有爸爸的地方就有家”。黄凤说她以后想读护理专业,希望能更好地护理病床上的爸爸,也为了报答每一个帮助她的人。

1月9日,黄凤将要推着爸爸乘火车再次前往北京治病。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2

王国荣,今年10岁,是黑石川小学四年级的班长。在校他是个孝敬师长、积极向上的好学生;在家他是一个孝敬长辈、尊老爱幼的好孩子。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在我校“立德”文化的引领下,确立了“孝、爱、诚、信、礼、义、乐、学”八部曲。“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孝一直被置于首位,我们学校亦把教学生做一个孝敬长辈的人放在首位。因而学校推行的“孝”的教育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并懂得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

伤发痒,但他却从不介意,依旧乐呵呵的;洗衣服自小从来都是自己动手。从小,相比其他的同龄小伙伴们,本来他就已较多的饱尝了生活的诸多艰辛,可偏偏祸不单行,他的父亲因为肝癌晚期,竟又于这学期末去世,使这个本就十分贫瘠的家庭更雪上加霜。这几天来,他看起来更加懂事了,似乎生活的沉重使他更加沉默寡言,但他也更加坚强了,马上就要秋收割麦子了,现在他的好多小伙伴甚至都不知道麦子是怎样变成好吃的事物的时候,王国荣却每天都要帮奶奶去地里干活,还一个劲的安慰奶奶,好让奶奶也变得坚强起来,更加热爱生活。这该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孩子啊。

对待邻里,他讲文明懂礼貌、与人为善,遇到邻居,主动问好,甚至常常帮邻居家看小孩,并辅导邻家小孩学习,深得邻里喜爱和称赞。

他品学兼优,善于团结同学,热心助人,和同学关系密切,同学们都愿意接近他。同学们只要有困难,就会去找他。只要力所能及,他都会伸出热情之手全力地帮助他们,从不推辞拒绝。当有同学因为不理解家长时,他会耐心地劝慰,常将自己的真实经历告诉他的同学们,与他相处时间较长的伙伴也慢慢的变得较前更懂得孝顺自己的父母了。

他爱学习,勤思考、爱钻研、求知欲强烈,各门功课都很努力,连续几年来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他深知,荣誉的取得与家庭及社会的的辛勤培养和帮助是分不开的。

今后,希望他直面生活的艰辛,再接再厉,坚持不懈。在学习上,继续发扬不畏困苦,刻苦勤奋的精神,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生活中,继续坚持自立自强,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帮长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为母亲和奶奶分忧,让母亲安心工作。长期如此坚持努力下去,我们相信他今后会成为一个人格高尚、刻苦勤奋的优秀学生,只有这样方可回报父母对他自己的那份深切关爱!

一份美好的孝心,是献给父母的爱。王国荣就是这样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表达着对父母的孝心。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3

孝心是太阳,给人温暖;孝心是大山,给人依靠;孝心是水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下面是2016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范文,快来围观吧。

江苏男孩曹胤鹏被推选为2016最美孝心少年之一!

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这在最美孝心少年上得到了形象诠释。为救患白血病的父亲,8岁的曹胤鹏决定为父捐髓。为达捐献要求,他两个月里增重20斤!最终移植手术完成,父亲得救!从曹胤鹏身上,我们看到了少年之志的精彩与力量。

这种志向洋溢亲情。曹胤鹏说,“我爸给我了一条命,我也要再给我爸一条命。”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热泪盈眶,一个8岁的孩子能说出如此感恩的话,真的让人感动。孩子的志向洋溢满满的亲情,这种亲情感天动地,让人敬仰。孩子的志向因为亲情而温馨,而美丽,而精彩。

这种志向满是自信。父亲治病过程中,曾经调皮的他既照顾父亲又安慰母亲,成为家的支柱。曹胤鹏说,“我相信我能照顾好他”。这就是一个孩子的自信,这就是一个孩子的担当,这种自信,这种担当,让人佩服。俗话说,信心是黄金。孩子的自信比黄金还珍贵。

这种志向满是坚强。一个8岁的孩子,在苦难面前,没有倒下,而是坚强的勇往直前,父亲移植骨髓唯一的希望落在了只有8岁的曹胤鹏身上了。对于救爸爸,曹胤鹏没有丝毫犹豫。抽取备用血是件很痛苦的过程,但是,我们的曹胤鹏很坚强。

曹胤鹏捐髓救父的故事,彰显了中华少年的风采,他是父亲的好儿子,他是家庭的好孩子,他是我们中华民族好少年,他是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的美丽使者。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优秀美德的传承,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们生活中打造的温暖力量。

当然,曹胤鹏的故事是最美孝心少年高尚品德的一个缩影,这些最美孝心少年,人小志气大,是当代少年的榜样,是我们所有大人的榜样。他们是孩子的道德楷模,他们是我们社会生活的道德丰碑。我们应该敬仰他们,学习他们。

少年强则国强,最美孝心少年就是少年强的代表,我们为有这样的强少年而自豪!他们形象诠释“有志不在年高”,激励我们所有的少年面对困难,勇敢向前,把困难当做激励人生的磨砺石,让人生之志在困难中坚强成长。

“最美孝心少年”——田应志

末和假期来打理。

除了农活,田应志最牵挂的是哥哥。3岁时,哥哥田应权患上了严重的小儿麻痹症和癫痫病,手脚扭曲变形,走起路来一步三摇,就连吃饭都非常吃力。为了给哥哥治病,家中背上了沉重的债务,父母外出后,留下身体残疾的哥哥、年迈的奶奶和年幼的妹妹由田应志照顾。哥哥的日常穿衣、洗脸、洗脚这些事,都得田应志帮忙。因为身体原因,哥哥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去上学,田应志承诺一定能够照顾好哥哥上学路上的安危,这才圆了哥哥的求学梦,九年的时间,从坡脚村到学校8公里的路上,总是可以看到哥俩风雨无阻的身影。

2013年9月,两兄弟同时上初中。开学的第一件事,田应志就找到学校老师,要求两兄弟同读一个班、同住一个寝室,学校同意了他的要求,并特意给哥俩安排了一间一楼的学生宿舍。然而,哥哥担心影响田应志的学习,却瞒着田应志向学校提出了自己要退学的请求。田应志立即找到了校长,终止了哥哥的退学行为。

2016年中考,田应志被贵州省级示范性高中兴义五中录取。然而是去上学,还是留在家里照顾家人,田应志陷入了两难。在家里,田应志一遍一遍的教妹妹劈柴生火、煮饭做菜,他担心自己到更远的地方读书,妹妹和哥哥奶奶吃不上可口的饭菜。

现在,远方打工的爸爸回来了。爸爸心里明白,这一次绝不能耽误孩子了。爸爸决定不再出远门,就近找些零工补贴家用,照顾家人。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演播厅的舞台上一位清纯甜美的小姑娘正深情地演唱着。她身穿褪色的校服,与这华丽的舞台格格不入,可她的歌声却犹如百灵鸟般婉转动听,牵动着在场每一位听众的心。

这是北京卫视《音乐大师课》节目录制现场,台上的小姑娘名叫向小康,一位来自湘西古丈坪坝乡窝米苗寨的苗家小姑娘。2015年作为湖南省唯一入选的少年,参加北京卫视《音乐大师课》,成为杨钰莹老师的学员。向小康以令人潸然泪下的真实经历和一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感动无数观众,在第二期节目中以一曲优美动听的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和她的乐观、坚强、纯真感动了无数观众。

向小康

母爱缺失,并没有阻碍她温暖成长

向小康是湘西古丈县第二完全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现年十一岁。娴静的外表,稚嫩的身躯,在同龄人中并不引人注目,反显得有些柔弱。小康的母亲本身就是一个间隙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法像正常母亲那样给予孩子温暖的母爱,全靠父亲一人负担这个沉重的家。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父亲带着母女俩离开偏远的苗寨来到小县城,租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一室一厅,外为客厅、餐厅加厨房,内为卧室两张床,一台老式电视,一张旧书桌,不足十五平米的空间就凑成了一个家。父亲一边打零工,一边照顾母女俩,生活的艰辛不言而喻。

再苦再难,也要唱响给妈妈的歌

随着时间的流逝,小康在一天一天的长大,妈妈的病情也越来越坏,时常发作,让这个本就艰辛的家雪上加霜。爸爸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照顾妈妈身上,根本无暇关心女儿。可坚强的小康不仅没有成为父亲的累赘,反而帮助爸爸担起了照顾妈妈的重任。她尝试着做好每一件家务事。每天早上,小康总是提前起床,烧好洗脸水,准备好一家人的早餐,然后背上书包上学去。放学后第一时间赶回家,从不在路上耽搁一分钟,因为她心中时时牵挂着爸爸妈妈,朋友的玩耍她只是远远的看一眼,会心的浅浅笑。回到家以后,马上就开始干着各种家务活。烧水时,因提不起水壶被开水烫过;切菜时,因使不好菜刀,手被割伤过;洗衣服时,因打翻水盆流泪过;背东西时,因力量不够摔倒过……在同龄孩子都在开心玩耍嬉戏时,她却在默默地承受着她这个年龄不该有的一切。她也哭过、委屈过,但她只是一个人躲在无人的角落里默默地忍受着,从不在爸爸妈妈面前掉眼泪,她总是以一幅灿烂的笑容面对每一个人,她希望用自己的笑容赶走家中的烦恼,她希望用笑容为这个千疮百孔的家带来一点欢乐,她希望用笑容迎接她生命当中的每一道阳光。

生活如果就是这样平平淡淡,那也算是一种幸福,可是,病魔带给妈妈的痛苦,时时让她幼小的心灵备受折磨。母亲的病情发作时会大吼大叫,显得异常暴躁,且攻击性很强。刚收拾好的房间瞬间就会变的一片狼藉。如果不看管好,还会离家出走。邻居们都投来鄙弃的目光,指指点点,房东更是无数次驱赶过他们,让他们搬走。面对这一切,年幼的小康束手无策。她无法理解成人们的世界,可她的心却并没有因为别人的嫌弃而放弃。五岁那年,妈妈发病冲出家门不知去向,年幼的小康拖着小小的身躯跟在爸爸身后,房前屋后,田边地头,树林里到处寻找妈妈的影子,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一遍遍深情地呼唤着妈妈,希望这一声声呼唤能平复妈妈烦躁的心情,让妈妈快点回家。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父女俩终于找到了蜷缩在草堆边的妈妈,小康哭着扑进妈妈的怀里,用小手擦拭妈妈脸上的泥土,苦苦哀求妈妈别走,那撕心裂肺地哭喊声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心疼落泪。从那以后,小康就像妈妈的小尾巴,寸步不离地跟在妈妈身后,默默的关心照顾着妈妈。当妈妈病情稳定时,那是小康最幸福的时光,小康会坐在妈妈身边,拉着妈妈的手陪她看电视,给妈妈喂一颗好吃的糖果,说说在学校的开心事,哼哼自己最爱唱的那首歌。小康说她最喜欢唱的歌就是《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她希望有一天妈妈能给自己讲一个故事,她希望有一天能和妈妈一起唱这首歌。在她眼里,只要妈妈在身边,自己的家就是最幸福温暖的。

抗争命运,白莲花绚丽开放

尽管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康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身为学习委员的她在学习上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责,老师交代的工作她都能认真去完成。每个星期的英语晨读时间都是小康组织大家一起学习,为了学好英语,为了班级晨读取得好效果,她每天在家都会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练习英语,提前作好预习,从未间断过。除了组织英语晨读,她还负责收好全班的作业,督促检查同学们的作业。在她的带动下,同学们学习有了劲头,成绩进步很快。她乖巧懂事,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多次被评为“学习标兵”,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你打开一扇窗。当说起个人兴趣爱好时,小康脸上立刻就会露出笑容,灿烂的如一朵花。问她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唱歌的,她说自己也不知道,只要听到音乐声响起,她就会跟着一起唱,只要一唱歌,所有的烦恼就会烟消云散。

她是不幸的,可她又是幸运的。她的歌声打动了命运之神,为她叩开了理想之门。饱含对妈妈深情地歌唱,打动了音乐导师,从来没出过远门的她坐上了飞往梦寐以求的北京的飞机,作为湖南省唯一一个入选少年,参加了北京电视台旨在发现优秀少儿歌唱人才的节目《音乐大师课》的录制。在节目中,小康带着梦想,带着对妈妈爱的呼唤,带着孝心尽情地绽放。正如音乐导师韩磊所说的那样:“小康能洞察一切,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尽管生活给了她很多的磨难,并且有很多的无奈。结果,她的歌声和她的笑容给我们带来的是希望和坚强” 。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4

在她小的时候爸爸就外出打工去了,家里就只有妈妈、她和弟弟生活在一起,她从未有过多的要求,不挑吃穿,不乱花零用钱。记得奶奶有一次把手受伤了,连端茶倒水都很困难,是她把饭菜端到她面前,吃完后,还帮着收拾。

上小学时,她每天放学回家就帮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扫地、擦桌凳、洗碗、提水,做饭等。上了初中后,她只能在节假日帮家人分担家务。通常到家时,妈妈还在地里干活,或在给别人家帮工。她就先做作业,然后做饭。在家期间,她帮父母劈柴,做饭,照看弟弟,忙个不停,尽力帮助父母分担家务。

班上有几个同学成绩比较差,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当她发现后,就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去帮助他们,并耐心、认真的给他们讲解,与他们共同探讨学习方法,同时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在她的带动下这些同学的学习有了进步,同时也对学习有了新的兴趣,与此同时她们也成了很好的朋友。

在家里,她有一份孝心,听话、懂事,关注亲人的冷暖。对待邻里,文明礼貌、与人为善,休息时间绝不会制造噪音影响邻里的休息,深得邻里喜爱。在学校,对于困难同学,她总是乐于伸出援助的手,助人为乐,真诚奉献,因此同学有了困难总喜欢找她帮忙,她总是乐呵呵地,有求必应。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5

性别:男

所属地区:七星关区阿市乡头庄村

简介:这位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少年,从小饱受生活的磨难,内心的坚强与成熟超过许多同龄人,生活让他变成苦难打不倒的真正“男子汉”。10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头庄村,采访王泽盼孝老爱亲的故事。

汽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两个小时的车程,记者来到头庄村。在暖暖冬日的照耀下,丰收后的头庄村充满生机,山坡上的树木葱郁。记者一行在公路边上下了车,走进王泽盼的家。

王泽盼感冒还未痊愈,在家休养身体。他的母亲朱明凤见有人来,客气地招呼大家进屋。王泽盼显得有些羞涩,面对记者有些不知所措。大家把话题转向他的姐姐王娅梅,询问王娅梅的相关情况。

朱明凤说,王娅梅患有先天性残疾,背驼不能走路,今年15岁的她身高不到1.2米。王娅梅出生后,家里变卖了值钱的东西,带着女儿四处求医,但病情不见好转。从此,王娅梅离不开背带,连上厕所都要人背。

屋漏偏逢连夜雨,灾难再次降临在这个不幸的家庭。王娅梅8岁那年,父亲帮人接电线时,遭遇电击意外身亡。从此,家里失去了顶梁柱。原本贫困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朱明凤一个人的肩上。

朱明凤平时除了照顾女儿,还要干农活养家糊口,有时甚至把王娅梅背到山上,自己到地里干活。

王泽盼的继父王方品告诉记者,看过王泽盼的家庭,真想不出词语来形容他家的悲惨。

看着母亲含辛茹苦,当时年仅6岁的王泽盼毅然接过母亲的背带,肩负起照顾姐姐的重任。母亲上山干活时,王泽盼就在家里做饭,照顾姐姐,陪伴姐姐玩耍。

王娅梅回忆说,弟弟5岁时,就开始背着她到处去玩。6岁时,弟弟就接过母亲的背带,负责照顾她了。后来,弟弟上学了,她就一个人呆在家里,每天看电视打发时间,等弟弟放学回家陪她玩。

在王娅梅的心里,王泽盼是个听话的孩子。“无论我提什么要求,弟弟都会照着去做。有时背带把他的肩膀勒青了,他都不说。”王娅梅说。

在王泽盼的悉心照顾下,姐姐变得越来越坚强,性格也变得乐观起来。记者在采访时,王泽盼沉默寡言,不愿意多交流,姐姐就在一旁开导和鼓励他,让他说出自己的想法。

10岁,背着姐姐去上学

王娅梅由于不能走路,没有办法去上学。她看着同龄人都背着书包去学校,心里只有羡慕。

王泽盼读三年级时,背着姐姐去学校玩。“第一次看见学校这么漂亮,心里高兴得不得了!”王娅梅回忆说。

在王娅梅的记忆里,她走得最远的,就是离家2公里远的头庄小学。

20xx年的一天,王娅梅把想去上学的秘密悄悄告诉王泽盼。为了帮助姐姐实现愿望,王泽盼决定自己背着姐姐去上学。

朱明凤找到学校,得到学校的支持,王娅梅如愿以偿地上了学。但是,学校离家有2公里,每天两个来回,就是8公里。因此,农闲时,王娅梅由母亲背着去上学;农忙时,王娅梅就由弟弟背着去上学。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泽盼用柔弱稚嫩的双肩,毅然扛起背姐姐上学的责任。每天早上7时,王泽盼早早就起床,给姐姐穿衣服、洗脸、刷牙后,用背带背起姐姐去上学。放学后,王泽盼又背起姐姐回家。

王娅梅上三年级时的班主任翁梅告诉记者,王泽盼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姐姐,尽管生活艰辛,但王泽盼从没让姐姐落下一门功课。

“我不能放弃她,如果不背姐姐上学,她就没有机会上大学了。”王泽盼告诉记者。

“只要你想读书,我一直会背着你上学,陪你上大学!”听了弟弟王泽盼的话,王娅梅感动得流下泪来。

14岁,既是男儿当自强

20xx年11月,王泽盼被毕节市教育局评为“美德少年”。

此后,王泽盼的事迹在毕节迅速传播,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微博、贵州电视台等媒体广泛关注,大家纷纷以电话、短信、微博等多种方式了解王泽盼姐弟的感人故事和家庭情况。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6

兰芳,女,20xx年5月生,20xx年荣获厦门市思明区“文明学生”称号,20xx年12月被授予“厦门市自立自强美德少年提名奖”,20xx年被授予“全国最美中学生”称号。 现就读于厦门市云顶学校七年四班。

兰芳, 20xx年9月刚刚升入我校初中部。每到寒暑假,小伙伴都在开心地玩耍,兰芳却在家里剪线头。长时间机械重复动作让兰芳稚嫩的手心和手指都磨出了水泡,一下水就疼,但她还是贴上创口贴再剪,只为多赚一点钱贴补家用。爸爸受伤,妈妈要照顾,这个话不多的腼腆女孩就担起家中重任。

20xx年,兰芳读五年级时,她的爸爸在码头工作时,被集装箱砸伤,双手双脚不能动弹,家里的顶梁柱轰然倒塌。妈妈必须在医院照顾爸爸。姐姐上高中,学习压力大,弟弟小,才刚上小学,兰芳毫不犹豫的担起家中的重任。

从那以后,兰芳每天早晨6点就起床,做早饭、送弟弟上学、自己上学、放学接弟弟、做午饭、下午上课、放学接弟弟、买菜、做晚饭、洗衣服、做作业,兰芳的一天忙得团团转,连睡午觉的时间都没有,所以下午有时会打瞌睡。

一开始,兰芳对家务并不熟悉,锅没烧干就放油,油花溅起烫到手;不懂加水,把菜都烧焦了。她只能一点一点摸索。为了省钱,兰芳货比三家;为了做得更好,她去超市看菜谱。此外,兰芳还要周末到医院帮忙照顾爸爸。

兰芳一家住在城中村里20多平方米的出租屋内,光线昏暗,连白天都要开灯。外屋的上铺是姐姐的床,下铺是兰芳的,爸爸妈妈和弟弟住在里屋。外屋有一张小方桌,是兰芳和弟弟的书桌兼饭桌,姐姐只能在床上架起小桌板学习。阳台除了晾衣服,还是厨房,兰芳就在那里做饭。

爸爸出院回家后,还要在轮椅上休养一年。假期里,别的孩子玩得很开心,但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兰芳就跟着妈妈到殿前的工厂拿回手工活。兰芳给玩偶缝眼睛,一不小心会扎到手,久了眼睛累、手酸,没缝好还得返工。缝一双眼睛能赚5分钱,母女俩在一个暑假里赚3000元。她寄了1000元回老家给爷爷奶奶,剩下的给姐姐交学费和贴补家用。

妈妈捧着兰芳的手,心疼地说:“手指都有些变形了。”兰芳右手中指的第一个关节有些肿,像结了一个茧。兰芳把手藏起来说:“家里条件不好,妈妈也很辛苦,要上班还要照顾家里。”兰芳的生活是辛苦的,但她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

兰芳不仅在家里细心地照顾家人,在学校也很关照同学,热心公益。在读小学期间,兰芳班上来了一个随班跟读的智障孩子小露(化名)。一开始,总有些调皮的孩子把垃圾放到小露的抽屉里,每次兰芳都站出来帮小露说话,“你们不能把垃圾放在这里”。小露不怎么和别人交流,兰芳就一次次接近她,和她说话,尽管一开始,小露对兰芳不理不睬。但兰芳没有放弃,慢慢地她会对兰芳笑了,下课还愿意和兰芳出去走走,甚至送一些她觉得好的东西给兰芳。3年过去了,如今都上了中学,在兰芳的影响下,身边的同学变得愿意亲近小露了。虽然没有和小露在一个班级,但每天兰芳都会在课间找小露聊天,放学的时候主动留下帮助小露学习。

20xx年3月7日,云顶学校举行第二届“云顶学校学生志愿服务团”开团仪式。七年四班的兰芳作为小义工志愿服务团团长,带领145名小义工宣誓。这些小义工都曾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因此,他们将回馈社会,为班级、为学校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校知道兰芳的家庭困境后,为她申请了补助金,她很努力,成绩也不错,学校同时又为她申请奖学金。兰芳的妈妈说,兰芳是最省心的,基本上不用花钱,学校的奖学金够兰芳的花销,还能买些书。

这就是兰芳,一个年仅13岁的女孩。她常说:“其实我真的没有做什么,我想做的事情太多,能做的事情太少,我想用自己双手,为自己,为家人,为身边的人多做些事。”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7

徐力维,女,今年17岁,共青团员。家住新县新集镇艾洼居委会,就读于新县高中本部高三(2)班。该同学学习刻苦认真,思想品德端正,孝老爱亲事迹典型。

小时候的徐力维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有和蔼可亲的爷爷奶奶,有对自己关怀备至的爸爸妈妈,有聪明活泼的弟弟,一家人虽不富裕,但其乐融融。

20xx年秋天,徐力维同学的爸爸徐斌突患脑溢血,当时她仅仅是初二学生,弟弟才上六年级,爷爷奶奶年近80,都有老年痴呆症。爸爸一病,妈妈要去医院照顾病人,就把整个家丢下了。没办法,徐力维只好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既要在学校搞好学习,还要回家照顾爷爷洗脸,穿衣吃饭,帮助奶奶做饭、扫地、做家务等等,不幸的遭遇让她过早体味了生活的贫困与艰辛,但她总是说:“再苦再累,我都要坚持,不能让妈妈担心。”这一挑就是123天。直到几个月后父亲从医院回家。

徐力维母亲李本丽身体也很不好,前几年肝脏做过切除手术,不能做太多的事情,所以在父亲回家后的大部分家务仍是要她做:洗衣做饭,加上爸爸的尿布,还要帮妈妈给爸爸做康复运动。那时她爸爸被确诊为植物人,整天卧床不起。即使这么辛苦,徐力维仍毫无怨言。爸爸病后,家里生活相当困难,她正值青春年少,没有去与人家比吃比穿的,穿的都是好心人给的旧衣服,吃的是最便宜的饭菜。其他同学一星期要花费100元钱,而他们兄妹俩每月一共才用100元钱,妈妈有时对她说:“孩子啊!真是苦了你了!现在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了。”望着妈妈憔悴的面孔和头上出现的银丝,徐力维含着泪点点头,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妈妈照顾好家人。

从此,不管春夏秋冬,徐力维每天早上五点就准时起床了,她总要先帮爸爸洗脸刷牙,穿好衣服,再趁妈妈做饭的时候读读书,自己有时候都顾不得吃上一口就得背上书包飞快地赶到学校上课,放学铃声一响又飞快的跑回家帮妈妈做午饭。除了学习,做家务、照顾爸爸的饮食起居,成了徐力维每天必须做的事,她的少年便是在这样的忙碌辛劳中一天天度过的。

临近中考,她的学习任务也变得繁重起来,但她依然坚持每天临上学前把吃的喝的给爸爸准备好放在床边,中午回家给爸爸喂饭、擦洗身子,晚上回家后给爸爸洗脸、洗脚、做身体按摩,给爸爸讲自己一天的收获,看到爸爸笑,徐力维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周围好心的大叔大婶们有时候也会过来看看她们一家,问她有哪些地方需要帮忙的,但徐力维都会婉言谢绝,因为她觉得,这么多年来大家对她们的帮助已经够多了,现在她长大了,就要凭自己的能力撑起这个家了。

这么艰苦的家庭条件,她没有放弃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在升高中时,她原本打算放弃县高去职高的,因为职高学生有补助,可以减轻家庭负担,可以让弟弟更好的学习。她的这一举动感动了好心人,有社会爱心人士资助她上高中,她知道求学的不易,珍惜上学的机会,克服了一切困难,努力学习,成绩始终优秀。

进入高中之后,学习任务更繁重了,但卧病在床的爸爸依然是徐力维最大的牵挂,她甚至想到过放弃学业回家一心一意帮妈妈照顾爸爸,可每次都会被妈妈骂:“孩子啊,这么多年的艰辛我们都走过来了,爸爸有我照顾,你要好好学,再坚持三年,你考上大学就好了”。听了妈妈的话,徐力维饱含着泪水,继续回到学校努力读书,她在心里激励自己:“我要坚强,我不能向生活低头”。几年来,徐力维精心照顾爸爸的孝心感动了周围的许多人,大家都对这个善良质朴的女孩竖起了大拇指。

走过了艰辛的成长之路,徐力维没有享受快乐幸福的少年时光,她勇敢地帮妈妈承担起赡养老人,照顾爸爸的义务,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未来的路依然漫长,但徐力维却毫不畏惧,她在日记中写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要与那雏鹰一样,用大自然生存的残酷历练心智,以凤凰涅槃的精神坚定信仰。我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自己不放弃努力,笑对生活,残缺的家庭也会充满爱的温暖,也能收获美好的明天!”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8

20xx年前,一次意外的摔伤,爸爸高位截瘫,妈妈离婚改嫁,当时年仅6岁的安徽女孩黄凤独自撑起了一个家,20xx年如一日照顾着瘫痪的爸爸和年迈的奶奶。

一次意外的摔伤,爸爸高位截瘫,妈妈离婚改嫁,当时年仅6岁的安徽女孩黄凤独自撑起一个家,8年如一日照顾着瘫痪的爸爸和年迈的奶奶。为了给父亲治病,20xx年5月黄凤用安了轮子的铁板床推着父亲,与奶奶一起踏上了赴上海求医的旅程。在好心司机的帮助下,祖孙三人到达上海,黄凤推着板车在上海边乞讨边求诊,但在吃尽苦头后未能实现治病的愿望。第二年暑假,黄凤央求同乡把他们捎带到北京,用板车载着父亲在北京求医问诊。20xx年4月,黄凤再次带着父亲到北京求医,武警总医院收治其父黄志仁住院,并成功为他做了神经干细胞手术。

如今,黄凤已经回到老家安徽五河县申集镇读初一。为了更好地照顾爸爸和奶奶,黄凤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在学校对面租住了两间民房,开始了带着爸爸和奶奶上学的生活。每天早晨6点,黄凤就起床为爸爸和奶奶准备早饭,课间她还要回来给躺在板车上的爸爸翻身。面对生活的重担,年幼的黄凤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黄凤的爸爸说"黄凤平时喜欢唱歌,特别是在做饭和喂饭的时候喜欢哼唱流行歌曲"。前几天黄凤凭借歌曲《隐形的翅膀》获得学校十佳歌手的称号。

谈起未来,黄凤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爸爸能够慢慢好起来。"不管多难,我都要好好读书,以后还要带着爸爸读高中,读大学,有爸爸的地方就有家"。黄凤说她以后想读护理专业,希望能更好地护理病床上的爸爸,也为了报答每一个帮助她的人。

1月9日,黄凤将要推着爸爸乘火车再次前往北京治病。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9

安中宇,男,汉族,12岁,石岛实验小学五年级六班的学生。校园里,他是一名刻苦学习的小学生;生活中,他是一个充满孝心的好孩子;同学中,他是一位助人为乐的好朋友。面对父亲常年出海打渔,姐姐异地工作常年不能回家,母亲又体弱多病的家庭情况,他用爱心和孝心,演绎了一段有关孝心少年的佳话,而这故事的背后,是安中宇对家庭的爱和呵护,是对母亲的爱和孝敬,更是他自己朴素传统价值观的体现。

安中宇出生在一个普通渔民家庭,父亲为了家庭的生计,常年出海打渔,很少回家,姐姐毕业后一直在外地工作,一年最多回家一两次。所以,平时家里只有他和母亲两个人相依为命,而母亲有严重的心脏病,常年靠吃药维持生命,犯病时常常一卧床就是一整天甚至两整天的时间。小小年纪的安中宇知道家庭的情况,从不和别的孩子攀比。去超市也不像别的孩子一样总是闹着买玩具,买零食,除了生活上必须要用的学习用品之外,他从不额外要求别的物质上的东西。虽然没有丰厚的物质,但是他却从未因此在学校自卑,相反,在生活中他一直保持着阳光、开朗、积极的心态和同学们交往,和老师们沟通;在学习上,他也积极进取,用一个个优异的成绩回报母亲的辛劳和付出,小小年纪的他知道能够不让母亲多劳心,就是最大的孝.而这个家庭,母亲勤劳,孩子懂事,从未缺少过欢声笑语。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安中宇很小的时候就听姐姐讲过很多关于孝心的故事,并深深的受这些故事的影响。幼儿园大班的一天中午,中宇照例和小朋友排着队去小餐厅吃饭,刚刚走到餐厅,中宇就闻到了浓郁的肉包子的香味。家里可是好久都没有吃肉包子了。看到前面的小朋友吃得津津有味,中宇的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真想一口气吃两个大包子解解馋。可是,在包子拿到手里的这一瞬间,中宇想到了妈妈——这段时间妈妈身体一直不太好,精神状态也很差,早上他上学的时候妈妈还在床上躺着。妈妈会不会病了?妈妈吃没吃饭?中宇的脑海里瞬间挂满了问号。想到每次自己生病时,妈妈都会做好吃的给他吃,如果妈妈吃了这两个包子,应该病情马上就会好起来。想到这里,小小年纪的他悄悄咽下口水,将两个包子放进书包,自己饿着肚子坚持到晚上放学,一路飞奔回家将两个包子拿给妈妈。妈妈看到书包里已经被压得有些变形的包子,感动的留下眼泪。而他一边给妈妈擦眼泪一边奶声奶气的说:妈妈,小朋友们都说很好吃,你吃吧,你吃了身体就变好了,到时候爸爸姐姐回来,我们一家人就都能够开开心心的了。

对他来说,孝顺妈妈,就是要把好吃的留给妈妈,而他小小年纪的想法和举动,让我们看到孝之情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了绿色的种子。

平凡而幸福的生活让安中宇逐渐成为一个小学生。尤其是上小学之后,他知道自己已经慢慢成为一个小小男子汉,自己不应该在家人的呵护下理所当然的享受,相反,自己应该为母亲着想,为这个家庭着想。对小小年纪的安中宇来说,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就不应该在物质上要求过多。这么多年来,他也没有一个自己的小书桌,每天回家后,总是自己趴在炕上写作业。眼瞅着一天天长大,妈妈觉得有必要给中宇买一张书桌了,于是,在几经权衡后,在中宇生日的这天,妈妈花了一百多元为他买了一张小书桌。本想等他放学后给他个惊喜,没想到中宇回家看到后,却跟妈妈生起气来:妈妈,跟你说过了,不用学习桌,我自己趴着写也能做好功课的!一百块钱省下来,能给你买多少药吃啊!这是中宇从小到大第一次跟妈妈闹脾气,母亲听了他的话心里既心疼又感动:长这么大,中宇从来没有一件象样的生日礼物,但他从来没有怨言,对比其他的孩子来说,小小的中宇过早的承受了成年人需要承载的家庭重担。是的,在安中宇小小的内心里,只要母亲身体健健康康的,父亲出海打渔平平安安的,姐姐工作顺利就是这个家庭最大的幸福。

光阴有限情无限,孝亲敬老是美德。对小小年纪的安中宇来说,大爱无疆,大孝无言。每个人的生活本身就是平平淡淡的,自己做的是一些最简单,最平凡的事情,而自己身为一名小学生,能够为这个家庭做的还很有限,能够回馈父母,报答母亲的也很有限,但是他一直努力着,在学习上不让母亲劳心,在生活上艰苦朴素,让自己用内心的懂事来带给母亲快乐和温暖,虽然这一切都显得很平凡,但我想生活正是因为这样的平凡而伟大,因这样的伟大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