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孔子七十二贤之首的颜回,他终生贫困,并不幸早逝。同样,“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的庄子,他的日子也潦倒得很,但他奇妙的想象却由此而生而长,成为真正的“至人、神人、圣人”。当人们面对简陋匮乏的现实生活时,内心的幸福感究竟源自何处?下面读趣百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关于人们面对简陋匮乏的现实生活时内心的幸福感究竟源自何处话题作文8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人们面对简陋匮乏的现实生活时内心的幸福感究竟源自何处话题作文800字

生活疏食饮水,精神充实幸福

颜回终生贫困不幸早逝,但他却“不改其乐”,从未认为自己凄惨;庄子处穷闾陋巷,但他不为之所困,想象力的大鹏无拘无束的飞翔。他们如何在贫困中汲取快乐?我们不断思考着,不断探寻在穷困中幸福的源头。

颜回所重视的,是精神的富足,是知识的营养,所以他如同孔子一般在陋巷,也“乐在其中矣”;庄子所向往的,是逍遥自由,所以他不被世俗所羁绊,如同大鹏般“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我们不难感受到,他们于简陋贫乏的现实中幸福的源头,是他们内心的充足丰富。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内心的幸福感,来自于精神的充盈与洒脱。李白于不得意之时仍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苏轼由被贬之际仍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陶渊明在”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的陋室中,仍有“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的雅趣。他们不在意物质的贫富,他们所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丰满。当内心充盈后,便有了看谈现实中愁苦的底气,便有了不在意物质生活的洒脱。

“不义而富者贵,于我如浮云”。内心的幸福感,更来自对道义的坚守和对真理的探寻。孔子在陈国被攻打之际仍可鼓琴而歌,面对质疑他的子贡,很坚定的讲述心中有道义的人不会拘泥贫贱,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对真理的践行,孔子在饭疏食之际仍幸福的原因,想必也正是如此。正因为他将对真理的践行和对道的坚守作为生命的意义,当他生活在世间,面前飞扬的尘土,纷扰的战争,简陋的食物便成为了过眼云烟。真正在一片喧嚣后所沉淀下来的,是沉甸甸的真理。于是,孔子教育出七十二贤人,为后世留下《论语》这样的精神瑰宝,终其一生,孔子一定是幸福的,他的一生投入在真理之中,而孔子也在真理的探索中,忽略了现实的雨雪风霜,收获幸福。

“人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为理想奋斗”。苏格拉底的这句话,恰到好处地阐明了内心的幸福更来自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当我们为自己的理想所奋斗,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拼搏时,我们便获得了现实中的物质生活所给予的不了的精神的幸福。周恩来总理于简陋的书桌前,仍可呐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屠呦呦在近二百余次的失败中,仍未曾放弃希望。他们在对理想的奋斗中汲取力量,在实现自我价值时感受幸福,。现实如何,在感受到实现价值的幸福后,早已不重要。

精神的充盈,真理的践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些都是内心幸福的源头,愿我们都可以存一颗洒脱之心,在充盈的精神中收获幸福。

以上就是读趣百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们面对简陋匮乏的现实生活时内心的幸福感究竟源自何处话题作文800字的相关内容,读趣百科为大家带来最新学习资讯,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