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有千千万万个攻坚的战士,每个战士背后都有不一样的故事。正是这些千千万万的故事,汇成了扶贫路上最迷人的“风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讲好脱贫故事为主题论文优秀范文的内容,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讲好脱贫故事为主题论文范文1

“三大要素”讲好脱贫故事 助力“精神脱贫”

近日,《中国扶贫》公众号以脱贫视角介绍了多档扶贫系列纪录片,《扶贫在路上》《绿水青山带笑颜》《彩虹》《稻之道》《小岗纪事》《美丽乡村》《粟说》……从策划构想、前期拍摄到后期制作,品质精良,多档节目获国家广电总局推优节目,并获国际纪录片奖项,主题鲜明、立意深刻,全方位展现了打响扶贫攻坚战的时代进程。

大时代:不忘初心,踏实讲述新农村故事

2020年,“扶贫”无疑是媒体行业出现的最热词汇之一,从热播的电视剧、综艺真人秀到各大平台的直播带货,扶贫都是响应国家宣传号召的正能量主题。为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特色和优势,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全国各级电视台成为宣传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通过解读扶贫政策、讲述脱贫故事,以媒体特有的力量,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一系列扶贫题材的影视、电视剧接地气,生动鲜活,富有人情味,不仅打破了农村题材固有的风格模式,更拓宽了农村故事的讲述空间。他们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新农村面貌,特别是新时代背景下村民崭新的生活面貌。对于我们基层一线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讲好精准扶贫故事,展示脱贫攻坚成果更需要实事求是,结合时代背景不忘初心。要与时俱进,聆听时代的呼唤,以研究和回答时代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要方向,加大舆论传播的效益,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小人物:啃硬骨头,以小见大表现脱贫典型

扶贫剧要打动观众,优秀的人物形象塑造必不可少。这不仅在于人物形象的亲和,还在于农村人物群像的生动刻画,通过这些小人物的奋斗故事以小见大地展现新农村建设图景,获得观众的情感共鸣。在《我们在梦开始的地方》中就出现了众多出彩的村民形象,如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保守主义者郑书明,具有先进思想的奋斗者江重阳,乡村创业者姚兰,留守儿童皮皮……他们集亲和力与感染力于一身,对千万个观众的生活也很有启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多部扶贫剧用基层小人物展现大时代风貌,反映出千千万万奋斗在第一线的扶贫工作者的奋斗历程、工作群像,以及千千万万家庭从贫困走向小康的幸福之路。

为人民:善于担当,创新表达吸引大多观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农村人口在中国人口构成中占有较大比重,但农村题材的网络电影作品很少,反映脱贫攻坚史诗壮举的内容更少。多部扶贫剧将关注点放到农村脱贫题材上,深入挖掘、潜心创作,用真情实感去感染观众,让观众看完以后有一种身边事的亲切感。可以说每个扶贫电影院、或一个脱贫故事都是个小戏,但是戏小情不小,有大情怀。这只是网络电影“讲好中国扶贫故事”的起点,同时也是我们基层一线党员干部做好扶贫宣传、干好扶贫事业的“精神食粮”,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现实主义佳作力作与观众见面,会有更多的脱贫典型感动你我。

讲好扶贫故事要以“大时代”“小人物”“为人民”这三个关键词为制胜法宝。聚焦这场战斗中拼搏实干、自强自立、有情有义的人物,讲述脱贫攻坚先进典型故事,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注脱贫示范地区和脱贫先锋故事的报道,通过一个个经典案例的展示,助力“精神脱贫”。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讲好脱贫故事为主题论文范文的全部内容了,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更多优秀范文,请继续关注读趣百科。

讲好脱贫故事为主题论文范文2

聚力讲好脱贫故事 提升群众满意度

“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宣传基层扶贫干部的典型事迹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注重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的真人和真事教育影响身边的人,赢得认可、形成共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讲好脱贫故事,要聚力讲好村容村貌的“变脸故事”。村容村貌是脱贫工作考核验收的“加分项”,村容村貌“面子”搞好了,群众生活开心了,心情舒畅了,扶贫工作自然就会得到认可。这些年,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村村建有卫生室,住房安全及水电等基础设施保障明显提升,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等显著改善,真可谓“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定居城市的原籍人士等尤为感觉强烈,请他们为大家讲讲村容村貌的“变脸故事”,或许能提升居住地人民群众满意度,效果更佳。

讲好脱贫故事,要聚力讲好脱贫群众的“励志故事”。脱贫攻坚工作坚持群众主体,着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做好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里子”文章,才能发掘致富奔小康的不竭动力。每个地区、每个村社都有群众公认的“致富领头人”,更有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改善生活、提高生活品质的贫困群众。村社干部要善于发现群众典型,特别是贫困群众谋求发展的先进典型,在政策上支持帮助,在精神上鼓励颂扬,让身边群众的“励志故事”打动人、感染人、带动人。

讲好脱贫故事,要聚力讲好乡村干部的“奋斗故事”。乡村干部长期工作、生活在基层一线,为了辖区脱贫致富,为了一方百姓,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涌现了很多默默无闻奋斗进步的先进个人。广大乡村干部顶着生活和工作的多重压力,奔走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做出了不计其数的致富成绩。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致力于带队伍、强队伍的同时,更要能够为乡村干部“鼓与呼”,把乡村干部的酸甜苦辣真实展现出来,把乡村干部服务家乡、服务人民的奋斗故事适时宣讲出来,赢得人民群众深入理解,得到人民群众广泛支持。

讲好脱贫故事,要聚力讲好帮扶干部的“恩情故事”。全国累计有290多万名、目前在岗91.8万名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更有数以千万计的结对帮扶干部,工作很投入、很给力,和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鱼水感情,得到普遍认可。要积极发掘脱贫一线帮扶干部与人民群众真心交往、真情帮扶的感人故事,请贫困群众讲讲这些“城里人”的点滴“恩情”,激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奋进力量,凝聚更多更大战贫、脱贫斗志,大力弘扬“知恩”“感恩”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讲好脱贫故事,要聚力讲好乡村振兴的“童话故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让人们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最终落脚点,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追求的奋斗目标。今年脱贫攻坚工作即将收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已经全面开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徐徐展开,美好生活未来可期。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继续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追梦筑梦,努力变“童话故事”为可观、可感、可爱的美丽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