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党务工作者的追求

——记天峻县快尔玛乡党委书记加宝同志先进事迹

“如果医生是生命的拯救者,如果教师是文明的播种者,那么,党的干部则是群众致富的引路人”——主人公如是说。

他从一个乡村医生的责任做起

1994年走马上任的加宝,被组织任命为天峻县尕河乡党委书记。

在此之前,加宝还是一名普通的乡卫生院医生。当时,他既是院长又是主治医生,卫生员的5间房屋建于50年代的土房,破烂不堪。1983年的春天,乡政府给加宝的卫生院划拨了1000元周转资金。一个330多人口的乡卫生院资金却只有1000元,人们的思想里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然而,加宝和他的助手旦巴加二人用这个钱购置了常用器械,深入牧户,了解疾病。1987年移交卫生院手续时,账面上存款余额达1万多元。

他从群众关心的小事做起

加宝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也是一个时时刻刻关心群众疾苦的书记。

嘎巴麦当,一个神奇的地方。现在叫尕河,与甘肃苏北接壤。从天峻县政府所在地出发,绕道经祁连县托勒牧场660多公里。加宝在尕河任职的岁岁月月里,足迹踏遍了占全县总面积40%的苏尕草原。

“视群众如父母,尽心竭力为群众谋利益,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加宝出生于牧民家庭,成年累月和牧民群众打交道,使他对人民群众一往情深。28年来,他始终把人民群众当成自己的衣食父母和贴心亲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和群众打成一片,扎根于群众、求教于群众,奉献于群众。

从此,加宝是尕河乡上最忙碌的一个人。什么税收代征员、计生宣传员和教育宣传员都是他的兼职工作。加宝书记最关心的就是教育。在尕河、苏里期间,只要是教育问题,他就千方百计解决实际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都说一个人的恒心。尕河乡2次被县政府评为畜产品上缴先进单位,加宝本人也因此而2次获得天峻县“优秀税收代征员”称号和1次“优秀教育干事”。

他从一个干部该做的事情做起

“处理矛盾若不把握好尺度容易造成干群关系的不融洽。”加宝的工作感言。

加宝书记就是处理民间纠纷的一把好手。1995年,天峻县在尕河的开发公司面临停产的期间,加宝书记等人连续六年在该地区一方面坚守工地,另一方面维护草原界定纠纷。大冬天的,大部分人坚持不住回去了,只有加宝书记自始至终坚守岗位,几个大的草原界定纠纷都获得了圆满处理。

加宝的文凭是初中文凭,但是处理各类民间纠纷的能力不亚于一个大学生。他说他在领导岗位上处理过许多纠纷,但是让他记忆犹新的纠纷就是天峻县龙门乡四社的帮派纠纷。

2000年5月,加宝被组织部门任命为天峻县龙门乡党委书记。在短短的五年当中,解决草原、婚姻纠纷270件,调解率98%。特别是龙门四社叶旦、本科为主的两个帮派性质的草山纠纷,给当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群众只有敢怒而不敢言。

为了彻底解决龙门四社的帮派纠纷,加宝首先深入牧户调查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然后,组织召开党委会研究部署。成立了工作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按照调查了解,突出重点和群众评议等步骤进行。工作组进驻四社的第六天,工作局面终于打开了。在深入整顿的18天里,先后组织召开了党员会议、牧委会会议和群众会议10多次。180人次。采取面对面、背靠背的整顿方式,把矛盾公开化。让群众辨清是非,了解真相,同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这样一宗多年未能彻底解决的帮派纠纷,在加宝书记一班人的领导下,彻底解决了。群众信服了,群众高兴了。就在工作组离开启程的时候,牧民群众自发地来到加宝书记的跟前,向他敬酒,敬哈达,表达牧民群众相信党的政策,相信党的领导,相信他们的好书记。

“普四”、“普六”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加宝在龙门乡任职期间,“两基”工作就是由他亲自挂帅。从档案的建立,操作以及校对等等细节他都不放过。由于“两基”工作成绩突出,加宝多次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

加宝还争取贴息贷款25万元,为龙门乡的

三、四社修建了2条长达40公里的简易公路,结束了该地区没有公路的历史。牧民群众眼见为实,看到加宝书记实实在在地为群众服务,竖起大拇指称赞。

他从一个党员的信仰做起

“情为民系 利为民谋”一个共产党员的奋斗目标。

28年来,无论在边远的尕河地区还是在县城附近的快尔玛牧区,无论作为领导干部还是作为一家之长,加宝始终遵循党的领导。他的妻子俄巴面对丈夫的有些做法,确实感到不理解。“多少年了,没有休假,没有出差费,就是修理小车的1万元,也是家里拿去的。”面对妻子的牢骚,加宝非常理解。

加宝常说:“己正才能正人。清正廉洁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必须严于律己,自尊自重,既要守大节,又要拘小节。”就是这样一位组织信任,群众信赖的好干部,不断地,义无反顾地在天峻牧区履行着自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