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五年,我们国家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我们的生活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随着"十一五"的即将结束,"十二五"规划开始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昨日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二五"规划建议.新华社及专家学者对五中全会公报中有关"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内容进行了解读.

"十二五"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会对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明确定位.

全会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明确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这是一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是我们党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行动纲领.目标清晰,催人奋进."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朱国仁说.

"十二五"主题:科学发展

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引人注目地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这是"十二五"规划建议一个最为鲜明的特点,也是时代的要求,事关"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全会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方向.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央党校副研究员郑权说,发展不同于增长,绝不能只看速度快慢,规模大小,一时得失.发展如果不科学,路就会越走越窄.我们所谋求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十二五"主线:转变发展方式

为了进

一步明晰如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五个坚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围绕"五个坚持",全会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目标——

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卢中原说:"'五个坚持'就是五条脉络,如果我们把它抓好了,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也就能够得到比较好的贯彻.'五个坚持'按照我的理解,它体现了这样几个特点:一是跨越危机,引领未来,这是一个特点;再有就是突出重点,攻坚克难,这里头有改革的意思;第三个特点就是协调发展,惠民利民,最终要落到老百姓民生的保障和改善上来,这是落脚点."

"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有助于解决全球失衡问题."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劳伦斯·格林伍德说.

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有理由相信,中国必将迎来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的新局面.

关键词民生工程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会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十一五"期间,无论是经历经济的"寒暑",还

是直面灾难的冲击,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的五年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共召开50多次会议,其中许多议题涉及经济,民生问题.

全会对中国进一步推进"民生工程"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目标——

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所谓发展不是简单地看GDP.在转型发展中,老百姓更看重的是收入增长,是福利保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说.

关键词经济转型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全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同时,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0%-45%.低碳绿色经济的硬约束目标,正迫使中国必须放缓经济增长的步伐.为此,学者们建议,十二五期间中国GDP增速目标宜设定在7%-8%左右.其中,中信证券最新报告对"十二五"规划前瞻中也预计,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将从"十一五"的7.5%调整为"十二五"的7%.

分析人士认为,面对庞大的人口和经济基数,中国要将传统资源消耗以及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到深耕细作,在结构转型和生产方式上的转变显然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谈兵."最为科学的办法是,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比如GDP能耗降幅等."著名经济学家易宪容说.

关键词促进消费

选择科学方式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全会提出"要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让很多专家眼前一亮.

"这与以往强调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有新的变化,更加强调了消费的重要性."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总裁关建中博士说,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不惜一切代价"投入资源能源,片面地强调增长,大量依赖廉价劳动力追求GDP的老路都是走不通的.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认为,实现这些目标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复制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的既有路径和模式,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国内消费一直被寄予厚望,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难以明显提高,说明收入分配机制中还有问题尚待解决."关建中说,只有理顺收入分配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中国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展望"十二五",中国经济总量将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将超过5000美元.选择科学的发展方式,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抓住机遇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社会各界充满期待.

关键词文化产业

有望跃升为支柱性产业

面对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日益凸显的战略地位,全会提出——"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此,全会强调"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

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数字清晰记录了几年来文化产业发展的足迹:2004年以来,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达22%,比同期GDP增速高3.6个百分点,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

文化产业的快速增长,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

"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会提出这些新的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部署.

全会提出,要"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要求,让人们对"文化强国"充满期待.

关键词"一揽子"改革方案

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改革

"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全会指出,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全会提出的"一揽子"改革方案,让人们对中国深入推进改革有了更多期盼.

全会公报指出,要"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

"这是一个相当积极和值得期待的信号."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谈及公报中提出的"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时说,未来五年,中国将通过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依法行政,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来进一步创新政府管理体制,为"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奠定坚实基础.

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全会提出"一揽子"改革方案,预示着在未来几年,中国社会各领域改革将得到协调全面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