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州芳草绿,

洛阳牡丹红。

杨家小女灵秀,

深闺初长成。

一笑群芳失色,

一舞万众心惊,

倾国又倾城。

天真自快乐,

不为悦己容。

公子怒,

皇子恨,

天子病。

真心难断,

花有颜色人有情。

享尽荣华富贵,

走罢歌舞人生,

过眼烟云梦。

骊山冬水暖,

马嵬夏月冷。

第二十一集

1,晚上。望花楼。室内。李隆基与江采萍交谈。

李隆基:真是岂有此理!狗屁大的州司马,竟然为了自己的王八羔子如此亵渎王法,这还了得?那些渭南的地方官都是干嘛吃的?嗯?我看统统该杀!

高力士:万岁爷息怒,奴才以为,此事可命京兆府司职查办,若采萍姑娘所说全都属实,再依法立案也不迟。

江采萍:奴婢冤深似海,绝无虚言!

李隆基:知道,知道,朕相信你。不必难过,朕会替你做主的。你呢,也不要再呆在这里了,明天朕让人把你接进宫去,你就在朕身边做事吧。

江采萍:多谢皇上。

李隆基:力士,咱们走。真没想到,小小的娼楼里竟会有这么多的故事。

江采萍:奴婢恭送圣驾。

李隆基:免了,(带高力士出门。下了楼,老鸨迎上。)

老鸨:怎么着,万老爷,您不在这儿过夜?(李隆基不理,径直径外走。)

高力士:听着,从今晚起,采萍姑娘不许再接客了。

老鸨:这是怎么说的?

高力士:嗯?我们家附马爷不是包了她三天吗?

老鸨:……噢,对了,您瞧我这记性!走好了,爷,明儿见!(自语:)嘿,今儿晚上可真邪门儿了……

2,晚上。望花楼外。李隆基主仆二人信步出来。李隆基望一眼星空,眉头稍展。

高力士:爷,您觉得采萍姑娘如何?

李隆基:此女可怜啊!她笛子吹得不错,只是不知是否能歌善舞?

高力士:明天一进宫,您老不就全知道了。

李隆基:朕累了,你去找辆车吧。

高力士:是。(正好一辆驴车从楼前经过,高力士招手。)过来过来——

车把式:先生做甚?

高力士:拉趟脚,啊。

车把式:先生错了,我不是拉脚的。

高力士:哎呀,叫你拉你就拉嘛!我们多给银子。快。快。

车把式:吁!吁!先生要上哪儿?

高力士:去颁政坊。(扶李隆基上车。)

车把式:那儿不是皇宫西门吗?怎么二位爷跟宫里做事的沾亲?

高力士:你怎么那么多话?走吧。走。(车把式赶车走。)

3,晚上。长安街道。李隆基和高力士坐在驴车上小声交谈。

李隆基:今天出来走一走,朕的心情的确好多了。以后咱们每天都出来走走如何?

高力士:不可,不可。万岁爷乃万乘之尊,理应安居紫微而雄视天下,偶尔出来散散心便也罢了,焉能日日混迹于街巷凡尘?此事若让百官得知,还只不定怎么骂奴才呢。

李隆基笑:他们骂不骂你又有何用?只要朕听不见,只当全都是放屁。

高力士:是。是。

李隆基:哎,你说,李林甫又来找朕说立太子的事,他是不是有些过于着急呀?

高力士:他那是害怕夜长梦多,越往后拖,朝野的舆论将会越对寿王不利。

李隆基:这么说,大臣们都不大赞成立寿王了?

高力士:废长立幼乃不祥之兆,您刚才也听见了,这一点,连街头的老百姓心里都明明白白呀。

李隆基:噢……噢……说实在的,朕也不是对此毫无考虑,只是怕辜负了惠妃生前对朕的一片真情,所以才迟迟难做决定,而且林甫坚持要立寿王,自然也有他一定的道理……

高力士:万岁爷何必儿女情长虚劳圣心?推长而立,天经地义嘛,只要您一拍板,谁还敢说什么闲话不成?

李隆基:老大破了相,是不行了……那就立忠王?

高力士:爷圣明!忠王千岁才华出众,年序又长,最适合做储君。

李隆基:你说的对!你说的对!……哎,你看,那不是寿王府吗?也不知玉环到家没有?

高力士笑:陛下不必多虑,他们小两口此刻恐怕正在枕头边上说悄悄话儿呢。

李隆基:啊……啊……(望着寿王府大门,怅然若有所思。)

4,晚上。寿王府。书房内。李瑁在灯下看李林甫送来的文本。杨玉环进,见状,有些奇怪。

杨玉环:殿下在读什么?

李瑁:哦,李林甫下午送来这几件文本,他想让我看看。

杨玉环:这个李林甫,看样子,殿下不做了太子,他是誓不罢休呀。(坐到李瑁身边。)

李瑁:你看,这上面写的全是对天下大事的分析。李林甫让我好好看看,说将来父皇要问起国事,我也好有个应对。

杨玉环:怎么,殿下真想当太子了?

李瑁:……我觉得,李林甫说的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毕竟母亲生前也曾多次表示过,希望我能多关心国家大事,将来也好肩负起治国重任,她老人家的意思是再明白不过的……

杨玉环:是啊,是啊,要不是为了这个,她老人家也许还……算了,不说了。

李瑁:唉,一想起这个,我心里也乱得很。其实,我对当太子一点儿也不感兴趣,只是……

杨玉环:只是什么?

李瑁:好姐姐,你说,我到底该不该做这个太子呢?

杨玉环:这是什么话?我又不是皇上。(一笑,继而严肃。)如果我是皇上,我准不同意。

李瑁:为什么?

杨玉环:废长立幼,这可是大忌呀!你想想,如果你做了太子,那些比你年纪大的皇子们怎么想?他们要是对你心怀不满,将来还不得乱套了?

李瑁:姐姐说的对,那我还是不当了吧。

杨玉环:就是。还是不当的好。

李瑁:可是李林甫说……

杨玉环:他说什么?

李瑁:他说……他说我要不是争取,那太子就是三郎哥哥的。

杨玉环:那又怎么样?

李瑁:说心里话,我是怕他忌恨我,所以才……

杨玉环:原来是这样……

李瑁:你说我该怎么办?

杨玉环:你既然这么想,我还能说什么呢?

李瑁:姐姐同意了?

杨玉环:我只希望你们别再自相残杀。

李瑁:不会的。我要是……要是真能像李林甫说的那样,我一定会善待三郎哥哥,决不为难他。

杨玉环:这我相信。(心不在焉地拿起文本看。)

5,白天。皇宫。寝殿内。李隆基猛醒。

李隆基:嗯?几时了?

高力士在外面应:回万岁爷的话,已过辰时二刻。

李隆基:噢。(又躺下,想心事。高力士推门进,轻手轻脚来到床边。)

高力士:爷。

李隆基:朕昨夜没睡好,净做梦了。

高力士:呦!要不,爷再睡个回笼觉,养养精神?

李隆基:算啦。(心事重重坐起。高力士招手,几个宫女上来伺候穿衣、洗漱。有人端过一托盘稀饭小菜之类的食物,李隆基坐下吃。高力士拿来几份奏章。)

高力士:这几份奏章爷说要今天一早就看的。(李隆基接过翻翻,扔在一边。)

李隆基:拿去交给李林甫处理吧。

高力士:是。(李隆基心事重重喝完粥,起身往外走。高力士抢步来到门外高呼:)乘舆伺候!(早有人抬来乘舆。李隆基出门,看了看,没上。高力士奇怪:)爷……

李隆基:不用这个。你让他们牵马过来。

高力士:是。(冲身边太监:)快去备马!

众人:是。(跑开。)

高力士:爷,骑马上朝,您这可还是头一回呢。

李隆基:谁说朕要上朝?

高力士:爷不让朝啊?

李隆基:啊。你不乐意?

高力士:奴才不敢!

李隆基:还是的。

高力士:奴才的意思是,大臣们都在朝堂等着呢。

李隆基:那就让他们散了呗。

高力士:是,是。但不知万岁爷意欲驾临何处?

李隆基:朕要去寿王府看看。

高力士:寿王府?

李隆基:怎么啦?

高力士:没怎么……

李隆基:那就走吧。

高力士:是。

6,白天。皇宫大殿内。百官不见皇帝临朝,难免议论纷纷。

众大臣:“圣上往常辰时必到,今日已过三刻,为何还不露面?”“是啊,莫非龙体欠安?”(大臣甲来到李林甫跟前。)

大臣甲:大人,皇上会不会是病了?

李林甫:不会吧?昨天下午我进宫见驾,圣上的气色安好,哪里来的病?

大臣乙:可现在已近巳时,皇上还不出来,这——(一太监上。)

太监:万岁爷有旨,今日罢朝一日,凡朝中政务由中书府酌情办理。众位大人散了吧。

众大臣:“果然今日罢朝。”“皇上怕是过于劳累了。”“是啊是啊。”(乱哄哄往外走。李林甫赶上太监。)

李林甫:赵公公留步。

太监:宰相大人有何吩咐?

李林甫:敢问公公,皇上为何不来上朝?

太监:不瞒大人,万岁爷早起吃过饭就去寿王府看望寿王千岁了。

李林甫:哦?此话当真?

太监:大人一去便知。

李林甫:多谢公公!(转身出来拦住百官去路:)诸位!诸位留步!

众大臣:“宰相大人有什么事吗?”“是啊,莫非后宫出了大事?”

李林甫:好消息!皇上去了寿王府!

众大臣:“寿王府?”“什么?”“皇上不上朝听政,去寿王府做甚?”

李林甫:问的好!诸位安静!安静!皇上罢朝而入王府,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回啊!这说明什么?嗯?大家想想看!

吉温:还用问吗?定是皇上有了立储的决心,故而前去考察!

李林甫:不错!皇上欲立寿王久矣!今日之事,说明圣心已定,我等何不前去再加上一把火,为国家计,助皇上了却这桩心事?

众大臣:“对呀!”“宰相大人言之有理!”“我等听大人的!”

李林甫:众位既然都有此美意,那就随我一同前去劝说皇上吧——咱们走!

7,白天。寿王府。灵堂内。杨玉环和李瑁烧香磕头。王英跑来。

王英:王爷!娘娘!万岁爷来了!(杨玉环、李瑁大惊。张云容也露做贼心虚状。)

李瑁:啊?父皇来了?……(就听外面喊:“万岁爷驾到!”李隆基进。李瑁和杨玉环忙跪迎。)

李瑁、杨玉环:孩儿拜见父皇!

李隆基:起来,起来。(伸手相扶,趁机多看杨玉环一眼。)你们别慌,啊,朕来没别的意思,就是想看看你们的母后。啊。怎么,正给母后烧香祷告?

李瑁、杨玉环:是。(李隆基上前焚香,望武惠妃灵牌良久,退出。李瑁和杨玉环起身跟着。)

8,室外。李隆基出来。众人跟着。杨玉环和张云容相视,心里打鼓。

李隆基:瑁儿,你们守孝辛苦啦。

李瑁:儿臣不苦。

李隆基:好孩子。最近身体怎么样?

李瑁:回父皇的话,儿臣身体健康,一切都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