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三上学期化学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中考链接

化学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通过微观示意图的方式说明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而说明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通过微观示意图考查化学变化的实质。解此类题应首先理解微观示意图所表示的含义,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1单选题

厉害了,我的国!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依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C

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D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题目答案

A

答案解析

问题要点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通过微观示意图的方式说明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而说明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通过微观示意图考查化学变化的实质。解此类题应首先理解微观示意图所表示的含义,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答案解析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的组成元素

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答此类问题先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推断出物质中一定含有或可能含有的元素,再根据元素质量不变求出一定含有的元素的质量,与物质质量比较大小确定出可能含有的元素质量;根据元素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比值可求出原子个数比从而确定出物质的化学式(或最简式),根据物质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比值可求出分子个数比。

1单选题

某纯净物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

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

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

无法确定

题目答案

C

答案解析

问题要点

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答此类问题先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推断出物质中一定含有或可能含有的元素,再根据元素质量不变求出一定含有的元素的质量,与物质质量比较大小确定出可能含有的元素质量;根据元素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比值可求出原子个数比从而确定出物质的化学式(或最简式),根据物质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比值可求出分子个数比。

答案解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8.8gCO2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8.8 g \times ( \frac {16 \times 2} {44} \times 100 \% ) = 6.4 g$,5.4gH2O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5.4 g \times ( \frac {16} {18} \times 100 \% ) = 4.8 g$,生成物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之和为6.4g+4.8g=11.2g,11.2g>9.6g;该物质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11.2g-9.6g=1.6g,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