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三上学期化学

《元素周期表》考点精粹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

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将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按原子序数(数值上等于核电荷数)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所得的表,叫做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中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用不同的颜色做了区分,并标上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横行(周期):元素周期表每一横行代表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

(2)纵行(族):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每1个纵行叫做一个族,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所以有16个族。

(3)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每一格均包括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还可推出质子数、电子数、元素的分类等信息,如图所示。

注意:

元素的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层,该元素就位于第几周期。如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则氧元素位于第二周期。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1)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2)由于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物质(如半导体材料、农药、催化剂等)。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

下面是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根据表格,你能找到哪些规律?

(1)每一横行,从左到右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依次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电子层数相同。

(2)每一横行开头的元素是金属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

(3)每一纵行,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He除外),化学性质相似。

元素周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