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初三上学期化学

《5.4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考点精粹

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能源

(1)化石燃料的用途

①农业上用作各种农机的燃料等。

②工业上用于电厂的发电等。

③交通上用于飞机、汽车、轮船的燃料等。

④生活上用于取暖、做饭、烧水等。

(2)化石燃料的储量是有限的

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的形成需要经过数百万年。随着人们对化石能源的使用量日益增长,化石能源正越来越难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下图为中国节能标志,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节能,如使用节能产品、少开私家车、人走灯灭等。

(3)合理使用化石燃料的方法

①节约化石燃料,合理使用与开采。

②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率。

a.燃料不充分燃烧的缺点:产生热量少,浪费资源;产生黑烟及CO等物质,污染环境。

b.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两点:一方面燃烧时要有充足的空气(或氧气);另ー方面燃料与空气(或氧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③开发新的燃料(海底“可燃冰”)

科学家在海底发现了大量“可燃冰”,它是一种甲烷水合物(CH4・xH2O)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且储量很大,它将成为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目前存在的问题:开采的关键是解决技术上的问题,即防止大量甲烷气体泄漏造成更严重的温室效应。目前,“可燃冰”的开发尚处于试验性开采阶段。

煤(重要的能源、重要的化工原料,称为工业“粮食”)

性质
黑色固体,有光泽,具有可燃性
组成元素
主要含碳元素,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
形成
古代植物等被埋于土中,经长期复杂变化形成
综合利用

石油(重要的能源、重要的化工原料,称为工业“血液”)

性质
黏稠状液体
组成元素
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还含少量氧、硫、氮等元素
形成
古代动植物的遗骸被层层沙泥掩埋,经长期复杂的变化而形成
综合利用

天然气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俗称沼气),还含有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是较清洁的气态化石燃料。

(2)CH4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3)【实验】探究甲烷的可燃性

实验操作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甲烷(点燃前要检验甲烷的纯度),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甲烷燃烧,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烧杯内壁上有水珠出现;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 _ {4} + 2 O _ {2} \stackrel {\text {点燃}} {=} CO _ {2} + 2 H _ {2} O$;$CO _ {2} + Ca ( OH ) _ {2} {=} CaCO _ {3} \downarrow + H _ {2} O$

(4)存在:有石油的地方就有天然气。另外煤矿的矿井里逸出的气体(瓦斯气体)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沼气的主要成分也是CH4,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就可产生甲烷,属于可再生能源。

注意:甲烷具有可燃性,如果不纯,其中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一定要先检验甲烷的纯度。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 酸雨的危害与防治

煤中含有S、N等元素,煤燃烧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酸雨是由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随雨水降落到地面形成的。

酸雨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

②造成水体酸化

③破坏土壤、植被

④破坏森林

⑤腐蚀金属及建筑物

酸雨的防治:①使用脱硫燃料

②开发新能源

③尾气处理后再排放

2. 车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汽油或柴油。

(2)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

(3)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

①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便燃料充分燃烧;

②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③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

④改用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石油气(LPG)作燃料;

⑤在汽油中添加适量的乙醇制成乙醇汽油;

⑥在管理上加大检测尾气的力度,禁止未达到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5.4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