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

第四章 运动神经训练

一旦人们给了他们一个方向,孩子们就会向着一个正确的目标发展,可以自觉地保持安静,并实现自我满足,变成一个活跃的实干者,平静而充满乐趣。

运动神经的训练过程十分复杂,因为这种教育必须与孩子生理机能所产生的协调性运动相配合。如果孩子没有人指导,那么他们的运动就会混乱无序,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多动症”。孩子们总是坐不住、多动、浮躁,就形成了通常所说的“悖逆任性”和“淘气”的性格。

大人们一般会让孩子停下来,反复地命令孩子“别乱动”——用这种方式来管教孩子。事实上,孩子们在这种混乱的运动中探索一种真正的运动,真正的运动是一种有组织的、对人类有益的、和谐的运动。因此,我们不要尝试去遏制孩子的运动。我们应该让孩子们的运动变得有组织,将他们的行为向着他们努力发展的方向引导,这才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肌肉训练的目的。一旦人们给了他们一个方向,孩子们就会向着一个正确的目标发展,会自觉地保持安静,并实现自我满足,变成一个活跃的实干者,平静而充满乐趣。这种运动神经的教育也是使“儿童之家”的孩子显得训练有素的主要因素之一。关于这个主题我在其他书中已经详细论述过。

1.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运动(行走、起立、坐下、手工操作);

4.园艺劳动;

肌肉训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也可以在进行这个活动时配上音乐。可以配上一些简单的进行曲,开始的时候音乐的旋律不要太明显,但要与孩子们的活动相配合,激发孩子自发努力的精神。

大部分孩子会继续走下去,认真地调整他们的步调,尽量模仿老师,尽量保持平衡,不走到线外去。渐渐地,其他的孩子们聚拢过来在旁观看并且跃跃欲试。很快,两条椭圆线上面站满了沿线走的孩子们,他们都努力保持平衡,认真迈出每一步,他们态度认真,神情专注。

7.韵律活动。

2.照顾自己和他人;

6.体育练习;

3.做家务;

此外,园艺和手工劳动对孩子们来说也是非常有趣的。园艺早已成为早期教育当中的一个显著特色,所有的植物和动物都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这早已成为公认的事实。“儿童之家”的这个理念借鉴了莱特夫人式学校的教学理念。

5.手工劳动;

当孩子们通过这种方式能顺利保持平衡后,他们行走的举止就可以达到非常完美的标准了。他们除了可以学到稳重而且自然的走路姿态外,还可以学到不同寻常的举止仪态。“沿线走”运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其变得更复杂些。最初的做法就是韵律练习,即用钢琴弹奏进行曲给孩子们伴奏。在几天内一直重复一首进行曲,最终孩子们就可以找到节拍,手脚动作也会按照节拍来运动。他们也可以伴随着歌曲进行“沿线走”练习。

孩子们很轻松地学习,并在学习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致和令人惊讶的专注力。在有很多孩子的班级当中,很有必要安排孩子们轮流去做一些劳动,比如摆桌子、洗盘子等家务活。孩子们也很愿意遵守这种轮班次序。老师完全不必再要求他们去做这些劳动了,因为他们会自发去做——即使两岁半的小孩子也是如此——他们会努力做好自己的那份工作,会努力去模仿、去记住,最终战胜诸多困难,这真的是十分动人的情景。纽约的雅各布教授也曾在“儿童之家”里观察过一个孩子,那个孩子还不到两岁,看起来也并不怎么聪明。他忘了叉子是应该放在右手还是左手,在那里站九-九-藏-书-网了许久,很显然他凝聚了头脑中的所有力量去极力思考这个问题。其他年纪大点的孩子都怀着尊敬的态度看着他在那思考,像我们一样,他们也在为面前逐步发展的生命成长现象而默默惊叹。

有一个录像记录了教孩子系带子的整个过程。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要接受这样的训练,因为有些孩子可以向别的孩子学习。他们向别人学习的时候会非常有耐性,仔细分析每个动作,然后再慢慢地实践每个步骤。孩子们可以坐在一个舒适的位置上,在桌子上手持这种方框进行联系。孩子们在方框内进行系扣和解扣练习,并享受其中的乐趣,他们的双手会变得非常灵巧,而且一有机会他们就想去实践。我们看到就连最小的孩子也想自己去穿衣服,也想帮他的伙伴穿衣服。他们在这种娱乐当中进行探索,他们也会全力拒绝那些尝试帮助他们的成人,来捍卫自己享受乐趣的权力。

我在前文中提到过小型健身房,其中有一个设备特别具有实用价值,这就是“栅栏”。孩子们可以用手臂握住栅栏,让自己的双脚从身体的重量中解脱出来,而且可以锻炼臂力。栅栏还有另外一个用途,它可以放在花园当中来划分空间,比如,栅栏可以将花区与园中的过道隔开,同时又不会影响花园的美观。

孩子们渐渐地“读懂”音乐了。最后,就像在华盛顿的乔治小姐的学校当中所演示的那样,孩子们可以一边唱歌,一边演奏乐。这时“儿童之家”就像一个不断发出嗡嗡声的繁忙“蜂房”。

第四章 运动神经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