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打开朋友圈就是各种广告,个光微商,卖啥的都有,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微商卖的化妆品靠谱能用吗?如何判断真假?

微商卖的化妆品能用吗、如何判断

问题一:产品没有品牌,就一个查询不到的logo图案

任何一个产品必须要有商标,在商标局有注册过的品牌。正式商标有一个R,如果只是拿到受理通知书必须是TM。商标是用来区别一个经营者的品牌或服务和其他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的标记。我国商标法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如果是驰名商标,将会获得跨类别的商标专用权法律保护。

问题二:没有生产商信息,非常“合格”的三无产品

1、产品外包装上没有任何生产商信息,没有委托商信息。

生产许可标志(QS标)国家规定去年的二证合一后就取消了,也就是产品根本不印刷QS蓝色的标志。

2、没有生产许可证号。

生产许可证号是生产企业拥有的生产相关产品的生产资质。

3、写的产品是药妆,但是根本没有药字号许可证。违规使用了药品的文字。修复、药等文字。

问题三:成分标志不符合规定,完全就是乱写一通

成分第一个写水,是不是你就感觉很正规呢?也许就是商家的聪明之处,因为现在很多消费者都知道第一个成分应该是水。

但是这产品不是爽肤水而是一瓶面霜。里面乳化剂去哪里了,防腐剂去哪里了,增稠剂去哪里了,螯合剂等等一个都没有。

在认真看最后的这个成分“多种维生素等”。国家根本不允许你这样写。必须详细说出维生素名字并且要符合INCI名称。这完全是告诉消费者很多要自己去猜测吗?

问题四:产品没有生产日期及批号

找遍了彩盒的每个角落,也没有发现这个产品是什么时候生产的,保质期到什么时候,厂家的生产批号是什么?消费者如何知道这个产品目前有没有过期?一个化妆品产品最基本的信息都没有。

问题五:防伪码做摆设,追踪不到任何信息

贴了一个防伪贴,消费者是不是感觉很正规呢?但是这防伪码完全就是摆设,扫码查询不到任何信息。

问题六:违规使用禁用文字,没有特证违规使用“美白”文字

广告法有规定化妆品不可以使用医药文字功效,此产品功效却用了“修复“、“疤痕”、“消炎”等文字,并且产品没有任何药字证号。

而里面使用了祛斑美白等文字,这类祛斑美白属于特殊类化妆品,必须有申请特字号后方可在包装上宣传,此产品连生产厂家信息都没有一个,更不用说特证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