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信信息报 作者:叶菁

经历了多年技术革新与应用尝试,区块链应用逐渐步入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快车道。近日,央行下发了《推动区块链技术规范应用的通知》及《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评估规则》。这也是央行首次颁发的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的相关规范文件。专家指出,凭借独有的信任建立机制,区块链技术在贸易金融、公共服务、农产品溯源等领域显示出巨大应用价值。伴随这轮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评估规则与服务的接续出台,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健康安全有序发展有了推进器和安全符。

政策向好 加速区块链与金融结合

自今年4月,区块链被纳入“新基建”范围以来,各部门和地方都纷纷出台区块链应用新政策,推动发展、运用这项新技术。

今年5月,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委员会2020年第1次会议强调“要强化监管科技应用实践,积极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加强数字监管能力建设,不断增强金融风险技防能力”。

7月7日,证监会发布文件称,同意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深圳等区域性股权市场参与区块链建设试点工作。

宽松积极的政策环境无疑加速了区块链技术和金融产业的结合。区块链技术由于具备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能够解决银行在支付与清结算、供应链金融、贸易金融等业务领域的“痛点”,近年来,在金融领域落地的场景也越来越多。如,农业银行上线了基于区块链的涉农互联网电商融资系统,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电商供应链金融领域;建设银行开发了区块链国际银团资产转让平台;工商银行将区块链与征迁安置工作相结合,实现征迁档案的全流程链上管理和资金穿透式拨付;浙商银行推出了应收款链平台;微众银行推出了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和多金融机构间对账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央行下发的《推动区块链技术规范应用的通知》及《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评估规则》为区块链应用整肃出一条健康的赛道。中金国盛认证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区块链安全评估服务不仅可为金融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提供权威和客观的第三方评估参考,还将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健康安全有序发展全面护航。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场景主要应用场景

区块链技术综合了数学、密码学等多学科专业知识,其应用的基础是数字化,而金融业天然就是数字的集成体,因此,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有着广泛和深度应用、融合的基础。

首先,区块链技术在构建社会信用制度体系中大有作为。区块链技术是一项信用技术,基于区块链技术设计的社会信用制度体系可以有效克服当前信用体制中的不足,区块链形成的各种信息不是某一组织或机构收集汇总而成的,而是依赖互联网技术、综合运用密码学、数学等多门学科在虚拟空间自动形成的,没有管理者或中心管理的概念,交易双方直接发生交易,解决了社会信用制度体系中过高的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及中心化管理模式可能带来的风险,其构成的信任机制比中心化管理模式下的信用管理机制更完善,可信度更高。

区块链中由于每个参与者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到链上所有信息,因此,基于链上信息的透明性和公开性,大家容易形成一个共识观点,有效地解决了社会信用制度体系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智能合约的功能则使得交易双方在执行交易行为过程中,借助智能化等技术手段,根据交易进度自动进行交易结果的执行,克服社会信用制度体系中人为、主观的故意违约行为。因此,积极发展区块链技术有利于重构社会信用制度体系。

其次,区块链技术有利于小微企业融资。由于技术等原因,银企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难以根据数据资料对拟服务的小微企业的信用肖像进行精准刻画,导致商业银行在支持小微企业上缺少底气和信心。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的出现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起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但是当前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也存在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贸易真实性风险、操作失误产生的操作性风险、供应链金融业务低效率风险、链条较长导致人力成本过高风险等问题。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透视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点与风险源。任何数据只要存储在区块链上,都会打上时间戳,确保所有的交易活动都能够按照时间顺序被准确地记录,从而使得所有的交易活动都可以被有效地追溯,信息也无法篡改,金融机构据此可以建立透明的融资账本,破解供应链上下游小微企业进行融资时信息不对称风险。

区块链技术有利于实施普惠金融。区块链这种点对点的分布式记账系统,在区块链上进行的任何一条交易,其内容都会在全网范围内进行传播,受到节点的认可后,交易信息被记录到链上,这些被记录的信息都得到共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区块链技术允许金融机构能够从个体日常生活轨迹中获得完整的个人信用情况,评估个人的信用水平,实现风险的可控性,提高了普惠金融的商业性。因此,发展区块链技术有利于提高特殊人群的金融供给。

新兴产业多难题待解

从目前实践中的进展来看,区块链技术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的尝试都是以设想和实验为基础,并未投入实际的应用。区块链的许多项目至今没有真正的产生营收。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区块链技术能保证的仅仅是链上数据的真实有效性,但链下订单或应收账款债权是否真实,区块链技术是不能保证的。即在信息上链前,如果审核人员没有正确核实链下数据的真实性,那么上链后的数据也是不真实的。

因此,未来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针对第一个问题,就需要区块链应用平台与物联网和AI等技术相结合,完成链上和链下信息的深度绑定,防止链上和链下数据信息的不一致。

与此同时,目前供应链金融与区块链结合的应用发展也存在问题:第一,市场认不认可,客户对区块链应用有一个认知的过程,市场推广也需要过程;第二受到整个市场情况的影响,疫情期间,各方面企业生产、市场交易活动、客户融扩大再生产程度都比较小,对新型产品并不感兴趣。

此外,区块链的技术层面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区块链所建立的网络系统中,每一个区块所能承载的数据信息都是有限的,对用户的数量具有一定的限制,这就无形中将一部分用户排除在外;而要完全理解和运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相关的金融活动,对市场参与者的专业知识水平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这也可能减少市场参与者对区块链技术的的接受与应用。

就目前来看,区块链还是一项新兴技术,存在很多未知的因素和问题,如果这些问题爆发,甚至被一些人利用,所造成的后果不能想象。所以,新生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实验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