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对于蛇很重要

我们在看一些动物的纪实片中看到蛇类通常是将食物整个吞食,即便是比它们自身大很多的动物,它们照样可以将其珍格格吞下。这也让很多人觉得蛇的胃口是比较大的。

的确蛇的胃口不小,一次可吞食自身体重两倍的食物。如黑眉锦蛇(详情介绍),一次可连食4-5只小白鼠。只是蛇的新陈代谢较慢,耐饥能力特别强,所以可以几个月甚至一年都可以不吃食物,例如竹叶青,只给水不喂食物,可以坚持特别久的时间,国外还有眼镜蛇能饿上数年的报道。蛇一般是嗜饮水的动物。有水无食物时,耐饥时间较长;但没有食物又缺水,那么其耐饥时间将会大大缩短。因此,在养蛇时,尤其是炎热的夏季,如断水,蛇极易死亡。

蛇的摄食频率与代谢的快慢和能量的需要量有关。蛇的活动量、生殖方式、个体的生理状态以及食物的丰富程度均能影响其摄食频率。蛇的食欲与气温关系极大,一般蛇在冬眠和出蛰初期不摄食,夏秋及冬眠前活动频率最高,是其主要的摄食季节。7-9月为捕食频繁期,此外,5月和10月是旺食时期,这与蛇的怀卵、越冬有关系。在人工饲养中,当环境温度为20-28℃时,蝮蛇(详情介绍)采食最活跃。这时,成蛇以每2周或20天投饲一次;在保证食物供应条件下,1岁的幼体体重可成倍增长;如投饲不及时或供应量不足,体重增加不及2/3者,均不能保证最后存活。

蛇的消化能力很强,蛇岛蝮成蛇采食后,通常在第5天开始排便;幼体有第3天开始排使者,大量排便则在5-9天。被吃的动物,除角质构造以外,全被消化。如食鸟,则排出羽骸;食鼠,则排出以鼠毛为主的粪便。蛇的消化速度除了与食物的大小、食物是否容易消化有关外,主要还决定于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高低。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生活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的蛇要比在温度低的环境中的蛇消化过程要来的更快。游蛇在5℃气温下,消化完全停止,到15℃时消化仍然很慢,消化过程长达6天左右,在25℃时,消化才加快进行。蛇在活动季节的摄食量最低相当于自身体重才能维持正常的营养需要。毒蛇的毒液除含有能致死动物的毒素外,还含有多种助消化的酶类,所以相比较之下毒蛇要比无毒蛇摄食量大而且消化吸收速度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