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的视觉和听觉都不好

蛇的眼睛看似明亮,但是实际上它们的视觉并不好,可以说就是个近视眼。同样的它们的听觉也不出众,不过这并不是说蛇的感官系统不佳,正是因为视觉听觉不佳,才使得它们在其它方面比较突出。

与视觉和听觉不同,蛇的嗅觉很敏锐,它的主要嗅觉器官是由锄鼻器和生长在口腔内的舌头共同组成。蛇的锄鼻器有一对,位于口腔顶部腭骨前方深凹处,通过嗅觉神经与脑神经相连。但是锄鼻器并不与外界相通,要实现它的嗅觉功能,必须借助于舌头。蛇的舌头义叫“蛇信子”,细长有分叉,总是不停地吞吐着,特别是在爬行的时候,舌头吞吐得更快,样子令人畏惧,常被人们误认为是有毒器官,实际上它并没有毒。舌头的基部有舌鞘,鞘内可以容装整条舌头,当舌鞘收缩时,舌头迅速从鞘内弹出。所以,蛇不用张口即可以吐舌。蛇的舌头尖上有丰富的黏液和许多敏感物质,起触觉和味觉的双重功能。

蛇虽然不是唯一的无足动物,但却是无足动物中爬行最出色的。蛇无足,行动却自如、快速、敏捷,这是因为蛇的整个身体都是运动器官。因蛇的脊椎骨很多,且短而宽,每个脊椎骨都与肌肉和鳞片相连,并且相邻的脊椎骨可相对上下弯曲28度,左右摆动50度,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蛇独特的缠绕功能。再者,蛇脊柱两侧各有一组肌肉,一侧收缩时,另一侧舒张,这种一张一弛的波浪式运动能从头至尾在身体两侧及相反位置传递。如果这种波浪式运动在传递过程中没有遇到阻碍物,这些肌肉活动所形成的弯曲就会毫无阻力地通过伞身;但如果地面凹凸不平或坎坷狭窄,蛇的弯曲运动就会受到干扰,并在每一处身体接触点产生压力,这种压力便是蛇向前运动的推动力。若在光滑的玻璃板上或地板砖上,蛇的爬行就没那么自如了。蛇的脊椎骨在活动时也会受到一定角度的限制,这使它转弯和掉头都会受到影响,爬行速度自然慢了许多。

蝮蛇科的毒蛇,如蝮蛇、五步蛇、竹叶青、烙铁头等,在头部两侧鼻孔与眼之间各有一凹陷,称为“颊窝”。颊窝系上颌骨的深凹,前宽后窄呈三角形,有一颊窝膜把它分成里外两部分,外面由一个小孔与空气接触。薄膜上布满神经末梢,对红外线特别敏感,故义被称为“热感应器”。能辨别来自辐射面小于0.1-0.3℃的温差变化,并且能准确地确定方位。

颊窝不仅有助于蛇类觅食和躲避天敌,而且更有利于雄蛇求偶,找寻同种雌蛇交配。具有颊窝的毒蛇有扑明火的习性,所以夜间明火照明在野外行走应特别小心,以免被咬伤。

蛇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两部分。中枢神经由脑和脊髓构成,是蛇类的支配系统。外周神经由脑神经和脊神经构成,是一种感觉、运动神经。蛇类神经系统不发达,不过有着较好的应急反应,已能适应各种比较高级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