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有很好的药用性与食用性

蝎子除了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外,同样也能当作食物,所以饲养蝎子的人群并不在少数。在饲养过程中尽量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防止对蝎子造成影响,从而造成损失。

1.蝎子的药用性与食用性怎么样

蝎子是名贵中药材,有息风止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攻毒散结等功能,可用于治疗风湿顽症、半身不遂、四肢麻木、中风、瘰疬、破伤风、无名肿毒、癌症、性病、艾滋病等病症。在中医学上,共有100多种疾病需要用蝎子进行治疗。蝎子又因其体内含有特殊蛋白质,自古以来就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具有很高的滋补、保健、美容价值。

2.蝎子怕什么,喜欢什么

蝎子怕水、怕风、怕火、怕震响、怕强光、怕农药、怕化肥、怕汽油、怕油漆、怕生石灰等。 喜阴暗、安静、暖、清洁、群居。在交配、怀孕、产崽时,蝎子特别喜欢安静场所。

3.蝎子的生活规律

蝎子性喜群居,昼伏夜出,好静不好动,有识窝及识群性。白天躲在石下、土缝中等固定的窝内,结伴定居,夜间外出觅食、饮水及交配。晚上7点至凌晨1点最活跃,凌晨3点左右回窝栖息。利用其活动规律,人工养蝎在晚间投食喂水即可。

4.温度对蝎子有什么影响

因为蝎子属于变温动物,体温随大自然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其生长发育也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6~9月份气温30~38℃时是其最活跃的时候,生长发育加快,并进行交配、产崽,食量也最大。温度超过40℃时,体内水分被蒸发,若不能及时降温和补充水分,则易脱水而死。25℃以下活动减少,饮食亦减少,新陈代谢水平降低,12℃以下入蛰休眠,不吃不动;-10℃以下会被冻死。

若无准备不要轻易饲养

5.湿度的影响

湿度对蝎子生存的影响也很大。多种疾病如干枯病、拖尾病、螨虫病、斑霉病、麻痹症、脚须病等都与湿度有关。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大自然的气温变化,野生蝎子对湿度的调节是这样进行的:久旱无雨天气干燥时,蝎子会钻入地下寻找湿润有水处,天气越旱钻得越深;若逢阴雨天气,地上积水潮湿时,蝎子因怕明水则会钻出地面爬到石头上或贴在石片下等高处避水。故雨后捕捉野生蝎子容易,天旱无雨时捉蝎子难。

6.人工养蝎子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们对蝎子的认识还很浮浅,采用的只是民间一些落后的饲养方法,如缸养、盆养、坑养等。虽然现在幼蝎成活率在不断提高,但由于蝎子价高利昂,许多人为牟取暴利又大肆炒起了蝎种,出现了一种很不正常的苗头。这些炒种者根本不懂得养蝎技术,欺骗人们说养蝎如何如何简单,一学就会,一看就懂。但是真的养殖起来却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所以很容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