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的一次又一次进步都造就了一波又一波暴富神话。以过去两年P2P资产管理的发展为例,P2P资产管理具有收益高、门槛低、操作方便等特点,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各类P2P理财平台不断涌现,针对初涉P2P的“小散户”,非常容易被各类P2P理财所迷惑,掉入他们预设的陷阱。

但是,疯狂的“宴请”后,很多P2P资产管理平台开始暴雷,特别是像e租赁、大宝、鑫利源这样的披着P2P外套开展欺诈的平台泄露在媒体中。国内的P2P在群众眼中几乎认为就是“欺诈”。

从去年开始,相关部门加大对P2P行业的整治力度,在严格的尺度之下,湖南长沙成为P2P“禁区”,随后深圳查封、关停了三百多家P2P相关企业。有一种观点认为,今年年底,国内P2P产业早已经过了13年,是时候寿终正寝了。

针对只想炒作利益者而言,市场中从来都不缺炒作题材,比如时下炙手可热的区块链技术。中央层面的定调,让区块链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区块链服务的实体经济的号角响起,让业内人士备受鼓舞。

但是,应该警惕的是,区块链技术做为“最前沿概念”,在进入人们生活的过程中,一些食利者打着赚钱的招牌,以区块链为外衣,编织了子虚乌有的“财富梦”,引导着不知道真相的投资者。

一位币圈从业者告诉本网记者,当前,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展诈骗的行为早已有“产业化”倾向,有些人专门负责撰写白皮书,有些人专门负责搭建虚拟货币交易所,还有人专门开展网上宣传。另外,有的不法分子还将一些现货商品转换成“虚拟票证”,以“阶段性记忆”“加密算法”等难懂的概念“忽悠”不知道区块链概念的投资者。这些行为严重挑战监管底线。

根据数据分析发现,因区块链上当受骗的案例频频出现在报端。为何不法分子将区块链技术作行骗工具。有律师分析,区块链技术充分前沿、新奇,更加关键的是它的应用场景非常的广泛,将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尽管对很多投资者而言,并不了解区块链技术,但是,大家的预期是,“这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创富风口”。

不难理解,当区块链技术被市场普遍判定有巨大的战略投资价值之时,利用区块链技术编织的造富神话还是很有诱惑性的。更何况“国家高度重视”“不能错过”等幌子更是让某些人坐立不安,急切的想往“火坑”里跳。

几百年前,荷兰便出现了郁金香泡沫,时过境迁,虽然时代不同了,科技有了极大的发展,但类似郁金香泡沫这样的庞氏骗局却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一再上演。刚刚宣告寿终正寝的P2P是这样,即将上演的区块链技术“造富神话”更是这样。

行业专家警告投资者,面对偏离正常收益的诱惑,公众必须保持警惕。区块链做为一项正在研究和摸索的新技术,其将来的发展一定是以一种更普惠的形式改变人们的生活,而不是是在某些虚拟平台上出现的所说立竿见影的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