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几周内,2019新型冠状病毒快速肆虐了整个世界,伴随着某些国家采用各种措施以平抑曲线上升,而造成世界经济崩溃。

一方面,自2020年1月以来,监视力度有所增加。在入境口岸,收集旅客的旅行历史、住所地址和联系方式等信息。个人信息在某些公共场所,如咖啡馆、电影院和服务性办公室,也被获取。

新加坡开发了一个应用程序,“使地方当局能够快速追踪接触到已确诊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的人”。

尽管这一监控方法的目的性是让公众了解当局已经在采用对事态发展的行动,让大家放心,但人们对收集的数据将如何使用、个人信息的隐私及其监控将持续多久提出了疑问。

没有隐私的未来?

前中情局承包商爱德华·斯诺登警告说,即使2019新型冠状病毒事件已过,各国政府现阶段采用的高科技监视措施可能会继续实效。

在公共卫生和隐私之间,后面一种一般 在危机时期受到损害。以现阶段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为例,各国政府利用追查和遏制的理由密切关注公民的动向。

可是,这不能保证在危机结束后,这一监视方法会被移除,或者不被采用来追踪国家的潜在敌人。

一般 ,公共危机为快速实施监测方法保证了机会。回想一下在机场进行全身检查、公共交通和空间的闭路电视监控摄像头及其指纹识别之前的状况。大多数是在911事件后推出的,自那以后,尽管恐怖分子的威胁在最近几年已变少,但它们仍然存在。

这一监视也为科技公司建立了机会,开发出新的、侵入性的个人追踪方法。

近些年,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发展到能够 在几秒钟内利用一组图像识别出人脸的程度上。现阶段,中国在现阶段2019新型冠状病毒状况下使用面部识别系统来检验体温。

在韩国,他们已经在利用闭路电视录像、追踪信用卡和借记卡交易及其手机数据来应对危机。这将在特定日期和时间保证每个人的位置详细信息。

对未来的影响

在现阶段的危机中,找出有效的方法来限定病毒的传播是很重要的。可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利用监视收集敏感的个人数据来获得盈利的机会潜伏着。

恐惧不应该变成采用新的监测方法和技术的驱动力,因为即使在公共紧急情况结束后,它们的影响仍然存在。

有没有在不损害个人资料的状况下保证监控的方法?这就是区块链技术能够 为智能设备上的数据隐私保证解决方案的地方。

区块链容许不同程度上的隐私和保密性。这对于保护敏感信息(如个人数据)非常有用,同时仍容许在应用程序中使用这一数据。例如,用户能够 在区块链上存储个人信息,并且只在需要时发布他们选择的信息。

现在是推出这一区块链解决方案的最佳时机。

区块链隐私应用

IoTeX已经在为智能设备和应用程序开发可信的物联网。他们将以隐私为中心的区块链技术与Intel&Arm的可信执行环境元素结合起来,建立完全私有的物联网产品。这容许用户在向服务提供商或商业企业公布数据时控制其数据的隐私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