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鳄龟(详情介绍)

大鳄龟(拉丁名:Macroclemys temminckii)

别名:大鳄鱼龟、驼峰龟、鳄甲龟。

分类地位:鳄龟科、大鳄龟属。

分布:美国中南部、北美密西西比河、格鲁吉亚。

鉴赏要点:背甲的每块盾片有山峰状突起,后缘呈锯齿状,腹甲淡棕色。头部呈三角形,不能缩入壳内,上喙钩形,眼睛较小,头部侧面和颈部有小的触角。四肢扁平,指趾间具蹼。尾较长,有三行刺状硬棘。大鳄龟和小鳄龟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背部盾片突起,随着年龄的增加,大鳄龟始终显著,而小鳄龟稚、幼期明显,成龟期就不那么突出。

生活习性:喜欢生活在水底有水草、淤泥的河流、沟渠、湖泊、沼泽地及深水池塘中。

生长温度:适应性强,3~45℃的水温均能生活。

栖息性:水陆两栖龟类。

食性: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龟类,在自然界,觅食青蛙、蛇、昆虫、虾、蟹、贝类、鱼、水草等。人工饲养状态下,食鱼、瘦肉、家禽内脏及少量菜叶,还可喂一些混合饲料。

个体大小:体型大,背甲最长可达75~80厘米。

雌雄鉴别:雌龟躯体圆些,尾短略细,泄殖孔位于背甲边缘之内;雄龟体型较大,有较长的尾,泄殖孔位于背甲边缘之外。

繁殖特点:每年2~7月为繁殖季节,每次产卵8~50枚不等。卵白色圆球形,直径30~51毫米。孵化期100~140天。

混养与否:不可混养。

饲养难易度:容易。

特殊要求:喜欢待在水深1~1.5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