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介绍了宠物龟疾病的病房设计、温湿度光照管理,下面就开篇按照龟种来详细介绍病期护理方法,本文就详述陆龟怎么做病期护理。

一、概述

可以做陆龟临时病房的容器很多,例如鱼缸、改造的橱柜(拆掉柜子门和隔板,然后倒着放在地上即可)、塑料收纳盒、一盒坚固的纸箱、一个植物培育箱,当然最好的还是一个特制的龟箱。选择饲养箱需要满足无腐蚀性、通风、可消毒等条件。

住院期间,多数陆龟品种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0℃-30℃,但个别品种需要量身定制温度范围。饲养箱中需要温度计来检测温度,避免过冷或者过热引起应激反应。以下是某些品种的陆龟适应的温度范围。

赫曼陆龟(详情介绍)

如果天气好的话,可以将病龟移到外面去晒日光浴,这样可以增加活动量,促进食欲,有利于钙质吸收利用和其他生理代谢过程。室外饲养箱设计时候可以设计为传染病区,非传染病区,避免病龟之间的交叉感染。如果使用可移动的饲养箱,不管室内室外,同一只龟用同一个箱,就可以免去反复的消毒工作了。

户外日光浴

二、因龟制宜

1.低湿喜阳品种(例如象龟属等旱地陆龟)

(1)供热

旱地陆龟常用开顶式的饲养箱,顶部安装晒背灯来供热。它们喜欢在进食后晒背来促进食物消化。常用的热源有红外线灯泡、陶瓷加热灯、高瓦数的钨丝灯泡等。富含UVB光波的加热灯具或者说具有加热功能的UVB晒背灯使用率越来越高。

斜面开顶式饲养箱

在加热灯下面放石头、砖块、石板,白天开着加热灯时候,它们会吸收热量,晚上关了加热灯时候,会缓慢的散发出热量,这样可以很好的稳定背景温度。但它们有一个缺点,就是不易消毒,所以一般用后即扔。当然,也可以采取其他的办法来控制背景温度。

开顶式的饲养箱可以很好的通风,晚上加上一个盖子能够减慢温度的散失,避免饲养箱过快冷却。晚上最好用无光的陶瓷加热灯或者红色或蓝色的爬虫夜灯(爬虫夜灯的设计原理是基于爬虫的眼部构造是看不到蓝色和红色光线的),这样不会影响爬虫在晚间的正常休息,也不会打乱他们的生物钟。晚上也可以用散热垫来维持饲养箱夜间的温度,但最好能够贴在侧壁使用,因为用在底部缺点太多,一来陆龟不适合腹部吸热,二来加热垫本身可能会出现局部过热现象。

陶瓷灯供热

(2)垫材

垫材选择要求:无刺激性、误食以后不会引起梗塞。临床上常用大麻皮碎屑。这原来是给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马做垫材用的。大麻皮具有吸水性好,能够吸收大量的尿液和粪便并结块,很好收拾。该垫材不易燃,也容易被龟接受,如果定期更换粉尘不大。

(3)全光谱照明

在室外能够晒到太阳的地方放置户外饲养箱(设置传染病区和非传染病区,减少交叉感染,做好消毒工作),也可以使用可移动的饲养箱。

户外晒太阳

推荐在低湿度的饲养箱中使用全光谱照明灯,推荐Zoo Med的Reptisun®5.0或Powersun®系列。一些幼龟第一次接触全光谱灯会表现出畏光行为,可以增加躲避洞或者缩短光周期。关于光周期的介绍在《宠物龟疾病护理方法介绍系列之温度光照管理》有详细介绍。

(4)水

水的供给是很重要的,可以设置饮水盆或者每日泡澡或者流体给药(输液或者灌食)。注意观察尿的频率来判断是否供给足够的水分,大多数生病的陆龟在治疗期间会每三天至少尿一次。而那些吃多汁的食物身体健康的龟应该是每天都小便或者隔天小便。流体给药标准为体重的0.5%-1%(以毫升为单位)。

泡澡补水的豹纹陆龟,右上角为排出的尿酸

2.高湿喜阴陆龟(例如折背龟属等雨林陆龟)

(1)供热

雨林陆龟不喜欢太强的光线,喜阴喜湿,不适宜通过晒背射点灯来加热,相比之下,加热垫、热水瓶之类的设施或者温水浴更适用于雨林陆龟供热。如果使用加热棒做温水浴,必须使用保护罩,避免龟烫伤。

(2)湿度

使用喷雾器和保湿的垫材有利于增加湿度。跟提高湿度相比,通风就没那么重要了,一天之中的大部分时间可以关闭饲养箱的门或者盖子保持高湿度。

(3)水

跟旱地陆龟一样,水的供给是很重要的,可以设置饮水盆或者每日泡澡或者流体给药(输液或者灌食)。

(4)全光谱照明

许多热带雨林陆龟都需要适度避光。当用了全光谱照明灯时候需要提供适当的躲避洞,调整光周期。

(4)垫材

具有爬行能力的雨林陆龟更喜欢湿润的泥土或者沙地垫材,但要注意不能含有农药或者肥料等化学品,并且需要定期更换避免真菌孢子定植。还需要仔细观察病龟,以免误食垫材,如果误食垫材引发肠梗阻则需要手术取出。

对于丧失爬行能力的病龟,可以垫上湿毛巾放在箱子里面,湿毛巾便于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如果拿湿土给丧失爬行能力的龟或者有开放伤口的龟当垫材,最好放上一个塑料隔水地垫,避免湿土和排泄物引起皮肤和腹甲的感染。